2014年03月04日08:47 手機看新聞
周海波表示,棄嬰島的出現給了父母一個安心遺棄嬰兒的借口。 信息時報記者李楠楠攝
“蹲點兩個12小時,直擊廣州棄嬰島”調查報道(詳見昨日A06),剖析棄嬰父母和棄嬰島工作人員的內心世界,引起了在京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設置棄嬰島是否催生棄嬰多,送到棄嬰島是否父母也是犯罪,如何解決棄嬰難題?不少代表委員都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全國政協委員李葳認為,應用新生兒重病救助醫療體系堵住棄嬰黑洞。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則認為,棄嬰不管棄到哪裡都是遺棄罪,棄到棄嬰島也是違法,要通過修訂法律來制約。
棄嬰問題嚴峻
全國57萬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隨時面臨被棄
廣州設立棄嬰島以來,目前接收到的棄嬰已超過170人,是否棄嬰島的出現導致棄嬰潮的形成?長期關注兒童福利問題的全國政協委員李葳表示,從地市拿到的數據顯示,無論有無設立棄嬰島,棄嬰的情況都長久存在,而根源在於父母根本就養不起小孩。
他拿出汕頭市民政部門摸查統計結果,汕頭去年全市有“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超過600名,該市孤兒總數僅為748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相當於該市孤兒總數的80%。
所謂“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根據北京師范大學兒童福利中心課題組對“事實無人撫養”所作的定義是:兒童父母雙方或一方仍然在世,但處於困境,無法、無力或不適合撫養兒童,兒童的基本生活和成長的需要得不到滿足,需要國家介入,而一旦國家無法及時介入,這可能就會遭遇父母遺棄。
該中心調查顯示,截至2011年12月20日,根據全國20個省份的數據推算,全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總數為57萬(不包括父母雙重殘兒童)或58萬(含父母雙重殘的兒童),這非常接近61.5萬的全國孤兒數目。
如何破解難題?
用新生兒重病救助醫療體系堵住棄嬰黑洞
李葳認為,目前“嬰兒安全島”處於探索階段,面臨著各種壓力,同時在制度設置上也有亟待完善的地方。
其表示,首先要建立大病醫療保障制度,完善對病患者家庭的扶持政策,尤其對殘疾和大病兒童的家庭提供支持,建立殘疾兒童免費康復和特殊教育制度,健全兒童福利保障制度,“用新生兒重病救助醫療體系堵住棄嬰黑洞”。
此外,政府還要建立兒童家庭支持福利制度,對困境兒童實行分類保障,建立新生兒營養補貼、貧困家庭子女津貼、殘疾兒童醫療康復、收養殘疾兒童津貼等兒童福利制度,“政府可以通過發放補貼津貼、減免稅收等方式,對困境兒童和家庭的支持扶助力度,以預防家庭因無力治療、照顧病殘兒童或因貧困將孩子遺棄”。
雖然棄嬰島的建立為無力撫養嬰兒的父母提供爭取社會福利的一種方式,但李葳表示,仍要加強法制教育,使廣大公民意識遺棄行為從根本上是違法的。如子女病殘,無論是法律上還是情理上,父母都應竭盡所能救治,為怕擔負責任而將孩子棄之不顧將構成犯罪。
焦點關注
疑問1 設置棄嬰島是否催生棄嬰多?
從一定程度上給父母一些心理暗示
對於棄嬰島成立后,短時間內收到這麼多的棄嬰,全國人大代表、清遠市人民醫院院長周海波表示,選擇用這種極端手段遺棄嬰兒的無外乎三類人。
一是確實小孩難以救治,經濟無法負擔者﹔二是非婚產子,面臨家庭壓力而遺棄者﹔三是受計劃生育政策限制,想再生一個男孩而選擇遺棄女嬰。“其中第一類的棄嬰應該是最多的”。
周海波認為,棄嬰島的設立,雖然不能說是鼓勵棄嬰的行為,但從一定程度上也是給父母一些暗示的作用,把棄嬰島當作一種政府福利。
疑問2 送嬰孩到棄嬰島父母也是犯罪?
仍屬違法但因后果可控或可免刑罰
棄嬰既然是違法的,為何廣州要設置棄嬰島,是否與法律相悖,這也是各界議論的重點。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國家一級律師朱列玉說,棄嬰不管棄到哪裡都是遺棄罪,棄到棄嬰島也是違法,和丟到荒郊野外是同樣道理的。
朱列玉說,相比而言,有了棄嬰島以后,后果相對可控,這也是基於人性化和倫理性的考量。他同時建議,在嬰兒安全島這種新事物出現后,司法部門應該就此做一些司法解釋,父母送小孩到棄嬰島以后,要在法律層面上解決,免於刑事處罰。“有了棄嬰島體現的是一種人文關懷”。
司法解釋該如何完善,朱列玉介紹,重要的是如何區別惡性棄嬰行為,有的是重男輕女,有的是年輕人不懂事,這些要通過司法解釋,制定不同的處理尺度。朱列玉說:“特別是出現棄嬰島火爆這一現象后,法律明顯滯后,不能一味只是收,而要修訂法律層面的內容。”
疑問3 棄嬰島要設門檻進行區域限制?
體現人文關懷不能有地方狹隘主義
對於此前有廣州市政協委員表示,目前棄嬰島內的棄嬰多數是外地人送來,建議要設定門檻進行區域限制,朱列玉表示了反對。
他稱,全國各地的棄嬰都送過來,本身是一種人文關懷,既然做了就要做好,不能有狹隘的地方主義,可能吃點虧也沒關系,這是廣州一種胸襟和大度的表現。
“廣州有個棄嬰島,全國各地的棄嬰都往這裡送,這說明廣州有魅力,是好事情。從另一個角度可以推動全國去設立棄嬰島,有了廣州這個示范效應,會有很多的城市跟著學習起來”。
疑問4 其他地區對待棄嬰是如何處理?
德國設棄嬰保護艙,香港有福利機構介入
據悉,截至2012年,德國共設有99個棄嬰保護艙,母親一旦反悔,還可在8周內聯系醫院接回棄嬰,經DNA測試確定身份后“取回”嬰兒﹔同時,政府對其棄嬰行為予以保密,並且不需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香港情況又是如何?全國政協委員、前香港旅游發展局主席田北俊表示,香港幾乎沒有棄嬰問題。“香港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孩子都在醫院出生,一生出來就有記錄,如果孩子有健康問題,醫院就會治療,不會給父母抱回家,后續福利機構也會介入,不會使得父母承擔很大包袱,因此很少有棄嬰問題”。
政府可以通過發放補貼津貼、減免稅收等方式,對困境兒童和家庭的支持扶助力度,以預防家庭因無力治療、照顧病殘兒童或因貧困將孩子遺棄。
——全國政協委員李葳
出現棄嬰島火爆這一現象后,法律明顯滯后,不能一味只是收,而要修訂法律層面的內容。
——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
(來源:大洋網-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