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大專題|政協專題     熱詞:歷年兩會|熱搜榜
人民網>>中國人大新聞>>代表委員報道集

鐵飛燕代表:邊遠山村教師流失嚴重亟待“人才輸血”

2014年03月06日16:04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吉哲鵬)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農村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教師隊伍建設。全國人大代表鐵飛燕的調研顯示,目前艱苦的條件使貧困地區的教育質量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讓這些地區的教師分不進、留不住,吸引不到優秀人才來從教,形成惡性循環,亟待“人才輸血”。

  在經過多次到雲南昭通山區的調研后,雲南省公路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昆明東管理處小喜村收費站站長鐵飛燕代表帶來了《關於重視邊遠山區農村教育的建議》。

  鐵飛燕調研發現,隨著國家對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不斷完善,城鎮教師的待遇得到較大改善,但是貧困地區的教師收入與城市教師的收入相差幾倍,甚至幾十倍,有的甚至連基本的生活都難以保障。

  “目前在很多邊遠貧困地區師資匱乏成為最大難題,由於工作任務重、條件差、壓力大、待遇差,加之邊遠山區經濟發展落后,教育投入嚴重不足,辦學條件普遍較差,其財政經費僅能保運轉,根本無法解決教師津補貼。不少貧困地區即使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教師津補貼政策,但實際中無法真正落實。”鐵飛燕舉例說,“在雲南彝良縣的一所邊遠山村學校,由於工資待遇低,招不到老師,80多個孩子的學校隻有1個代課老師。”

  鐵飛燕建議,國家應提高邊遠山村教師待遇,設立專門的貧困地區教師補貼政策,從國家和地方財政中予以撥付。

  同時,國家應建立單項的教師津貼政策,從國家財政中予以撥付,切實保障貧困地區教師的收入按時、按量、足額發放,從而避免師資力量的繼續流失,使那些條件艱苦的學校有教師可用,並留得住教師。

  鐵飛燕還建議,國家應出台相關的政策,鼓勵大學生畢業后到貧困地區支教,尤其是要建立師范院校和貧困地區扶貧幫困對接工程,規定師范院校大學生畢業后要到貧困地區支教服務3至5年再返回大城市。“應為到貧困地區支教服務的大學生給予政策支持和幫助,使他們在支教服務回來后在擇業、考公務員、考研究生甚至是住房等方面有一定的政策優惠,並把支教服務工作

  成績作為回城擇業的考核指標之一。”鐵飛燕建議。

(來源:新華網)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解兩會

熱搜詞熱搜代表熱搜委員議案提案

數據來自360新聞

代表委員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