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大專題|政協專題     熱詞:歷年兩會|熱搜榜
人民網>>中國人大新聞>>代表委員報道集

劉漢如:外資不是救世主 自主品牌當自強

2014年03月07日14:21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中國商用汽車網北京3月7日訊(記者:龔磊)全國人大代表、華菱星馬董事長劉漢如3月6日在接受中國經濟網、中國商用汽車網專訪表示,汽車企業現在堅持自主品牌為時不晚。但如果放棄做自主品牌,完全依靠外資,后果不堪設想。商用車企業95%都是自主創新,而自主品牌乘用車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僅有40%,但是銷售額卻不到總體額度的30%,利潤不到10%,中國自主品牌企業依然任重而道遠。

   透過政府工作報告看商用車行業發展

   劉漢如從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談起,他告訴中國商用汽車網記者,這次的政府工作報告和以往有很大差異,30頁的工作報告其中隻有8頁是對2013年的工作進行回顧和總結,篇幅非常短。而更多的篇幅留給了2014年工作將如何布置和安排。

  全國人大代表、華菱星馬董事長劉漢如接受中國經濟網、中國商用汽車網專訪(攝影:龔磊)

   劉漢如表示聽完政府工作報告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這次報告通篇體現了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並且都在報告中能夠展現和落實。

   回顧2013年,感觸良多,新一屆政府依法履職的第一年,面對世界經濟復蘇艱難、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自然災害頻發、多重矛盾交織的復雜形勢,新一屆政府進行機構改革、政府職能轉化、相關部委調整等手段保証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6.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7%應該說非常不容易。正如報告當中講的“過去一年,困難比預料的多,結果比預想的好”。劉漢如表示這兩句話正是對2013年全年工作的高度概括和總結。

   那麼透過在政府工作報告如何看待商用車行業2014年的發展呢?劉漢如認為首要問題就是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政府報告工作當中的一句話:我們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這說明2014年從地方到中央在環境污染問題上會重拳出擊。特別是華北地區要限制產能,淘汰落后產能、調整行業產業資源浪費。

   同時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到“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600萬輛,在全國供應國四標准車用柴油。”劉漢如表示,這對於商用車行業是個契機,必然會推動和促進商用車行業技術進步、轉型升級。所以商用車企業應該盡快加強企業自主創新、加強科技進步,能夠生產滿足國家排放標准的產品。

   所以,這一舉措對於華菱汽車這一依靠技術進步、技術創新的企業是極大利好的機會。俗話說機會都是留給有准備的人。劉漢如介紹華菱汽車臥薪嘗膽,在五年前就進入核心技術研究,定位就是中高端商用車重型卡車的生產和研發,使用先進的制造工藝,生產符合國家標准、同時能夠滿足歐盟標准的高新技術產品。在克服各種困難后。經過三年高溫、高寒的實驗,漢馬動力做為華菱汽車自己生產制造的發動機推向市場生逢其時。今年預計要面向市場投放7-8千台國四發動機,為后面大量生產做好准備。同時華菱汽車引領技術進步,國五產品已准備好,同時滿足歐五的發動機和卡車均已研發成功,由此可以看出華菱汽車在技術儲備方面是趕上國家重視科技進步、重視環保這趟車。

   放棄自主創新后果不堪設想

   關於近期熱議的股比話題,劉漢如堅信,股比遲早是要放開的,但是部分汽車企業在合資三十年的道路上應該反思和總結。合資企業產品質量過硬、品牌優質、技術先進,可是為什麼就不能出口海外市場?因為話語權不在中方,所以隻能把中國當成市場。在技術上、企業發展權上、出口海外市場上我們能有多少話語權?而相反奇瑞、江淮、長城、吉利、比亞迪等自主品牌企業在受外資企業擠壓還能做到幾十萬的銷量,能夠堅持生存並獲得了巨大的發展。這是因為他們都意識到唯有自主創新、堅持自主品牌才是正確的道路,才能真正實現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所以汽車企業現在堅持自主品牌為時不晚。但如果大家都不去做自主品牌,完全依靠外資,后果不堪設想。外資企業不是救世主,他們拿走了環保的鈔票卻留下了環境污染,如果整車廠家不堅持自主品牌,那就更談不上技術創新,中國那麼多家零部件企業未來如何發展進步?

   世界汽車工業發展100多年,國外汽車品牌都是選擇自己國家的零部件企業進行合作。所以請國內的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都丟掉幻想,隻有自主品牌企業抱成團,在競爭過程中加強合作、加快發展。我們才能在世界汽車領域有一席之地﹔隻有靠國內整車企業的推動才能帶動國內零部件企業的轉型升級、技術進步。

   目前大家實行汽車強國戰略逐步形成共識,在新能源、電動車方面,我們更應該堅持自我發展、自主創新、自主品牌、在這個過程當中加強自主品牌的合作。

   商用車行業因為市場化競爭充分,產能過剩、價格低,國外的重型卡車在中國沒有競爭力,而在競爭的過程當中,中國商用車企業也加快了技術升級的步伐,也能夠滿足國內需要,而抵御了外國產品的入侵,部分國內的商用車企業因為技術的缺失也逐步走上與國外合資的道路,所以現在像華菱一樣堅守自主品牌、堅持自主創新的企業,更應該堅定自己選擇的道路,因為我們的優勢在於我們有技術、有資金實力、有人才、有話語權、發展權。

   預計國四排放標准最晚年底前執行

   大家都在關注環境污染,劉漢如表示實際對污染、霧霾貢獻比較大的是商用車、包括渣土車、混凝土攪拌車、垃圾車、工程車輛、物流運輸車等。商用車排量大,一台車的排量相當於十台轎車的排量。

   為達到商用車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同時又不影響污染的目的,劉漢如強調首先國家應該加快實施符合環保要求的國四排放標准,淘汰黃標車。其次在城市大力發展天然氣卡車,最后是盡快開發研究混合動力汽車,特別是商用車領域。

   劉漢如預計,7月1日之前全國大部分城市將會執行國四排放標准,到2014年年底全國所有城市都將執行國四排放標准。

   2014年華菱汽車預計出口3000輛重卡

   2013年,華菱汽車出口各類車輛2000多台,總價值超過1億美元,主要出口中東、非洲、南美、東南亞、東歐等地區。劉漢如提到海外出口市場是華菱星馬公司戰略中一個未來重要的長期戰略。

   在2008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前,華菱汽車的海外出口影響非常大,在中東、非洲、東南亞、俄羅斯都有大量的出口,那時候就已經突破了2000台。而這幾年我們在海外市場處於徘徊,沒有大幅度的增長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我們的主要工作重心轉向了研發發動機項目,第二個方面因為金融危機,海外市場面臨資金安全問題,所以比較謹慎,步伐緩慢。從2013年到2014年,華菱汽車重新把海外戰略放在突出位置,今年預計3000輛重卡出口。

   但是在產品出口海外,打造企業品牌影響力的同時還同樣面臨兩大危機:一是人民幣匯率升值太快,二是中國商用車企業在國外市場無序競爭,價格便宜,影響了中國商用車的國際形象。所以劉漢如表示,要使中國制造成為世界的制造品牌,華菱汽車在堅守高端品牌的路線和戰略,也在穩扎穩打,逐步推進樹立中國重卡在國際市場上的品牌形象,這樣才可以真正的實現中國制造。

(來源:中國商用汽車網 龔磊)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解兩會

熱搜詞熱搜代表熱搜委員議案提案

數據來自360新聞

代表委員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