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范徐麗泰。新京報記者 陳杰 攝
對話人物:范徐麗泰,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前立法會主席
新京報:現在是否應該對自由行加以限制?比如限制到港人數?
范徐麗泰:自由行的人數很難說怎麼限制,限制在什麼地方?限制多少人才合適?這是個需要研究的問題。
新京報:應對越來越多的內地游客,你認為香港除了限制人數這種方法外,還可以做什麼?
范徐麗泰:香港資源有限,大量內地游客進入,會對港人生活造成一些壓力,所以有分歧有摩擦,這很自然。如果香港認為現在的安排、接待能力不足,就應該改進,增加酒店、商場、景點等等,而不是罵內地游客。香港是自由交易的市場,游客來我們歡迎,但也要讓游客感覺到方便。
新京報:近年來內地和香港發生了很多不愉快事件,比如奶粉限購,去年稱過一段就放開,但到現在還沒放開。
范徐麗泰:奶粉限購這個政策本身就有問題。香港特區政府應該保証的是香港媽媽對奶粉的需求,而不是說,不讓別人來買奶粉,其實多一點人買我們的奶粉,我們有什麼損失呢?隻有好處,增加我們的經濟收入。所以,(限奶令至今沒放開)我個人很失望。
新京報:導致內地和香港矛盾,比如“驅蝗運動”的根本原因是文化差異嗎?
范徐麗泰:不是不是。首先要大家明白一點,絕大部分的香港人完全沒有“驅蝗”的心態,這是網上的一些“憤青”做的事情,對香港的聲譽、國際形象是有害的。希望內地的朋友了解,香港同胞不是這樣子,這只是非常小的一撮人做出來的事,也是不應該做的。他們要發泄他們的情緒,但情緒不應該發泄在游客身上。
新京報:為什麼這種事情會在香港發生?
范徐麗泰:我對這件事非常遺憾。我們應該對內地同胞表示抱歉。很多香港人也曾經移民到溫哥華,把當地的房價炒上去了,當地人也有意見,可是並沒有粗暴地對待外來移民。
新京報:你認為在自由行問題上,香港政府需要做哪些准備?
范徐麗泰:香港原來有優勢,在經濟、管理各個方面都和國際接軌。但現在不是隻有香港才有這些優勢,新加坡、上海也在和國際接軌。原來的優勢在消失,香港需要挖掘新的優勢。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