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人物)娘毛先代表:讓邊遠地區群眾不出遠門也能看上病
新華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 王思北)“娘主任是黃南州第一個大學普通班畢業的少數民族醫生……”
“娘醫生是基層培養出來的少數民族醫療骨干……”
提起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的藏族女醫生娘毛先,青海代表團的許多全國人大代表和工作人員都會伸出大拇指。聽到夸贊,娘毛先總是謙虛地搖著頭。
作為一名婦產科主任醫生,娘毛先在黃南州小有名氣。很多病人即使排長隊也要讓她診治。
“隻要我有時間,所有的病人我都看,這是大家對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負。”娘毛先說。
當醫生是娘毛先從小就有的夢想,她說:“小時候我叔叔病了,看著他難受的樣子,我就想著長大后一定要當一名醫生。”中學畢業后,她如願考上青海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后分配到黃南州人民醫院婦產科。22歲的娘毛先從一名見習醫生到今天的主任醫生,一干就是近40年。
“直到現在我還記得親手接生第一個嬰兒時的那份喜悅和成就感,但我更意識到醫生稱呼背后的責任。”她說。
隨著業務能力的提高,娘毛先成了科裡的骨干。半夜有急診、疑難雜症需要會診、別人處理不了的棘手情況,同事總會第一個想到她。有一回,急診有一位宮外孕患者,因失血過多已經休克,需要馬上手術。當時是半夜,接到電話后,娘毛先立馬往醫院跑,手術很成功,病人后來慢慢康復、出院……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娘毛先告訴記者:“當醫生沒有周末,也不分白天黑夜,隻要病人需要我,我就要馬上出現。”
娘毛先已連續三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4年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准提高到人均320元,而青海省去年就已經達到人均510元,對此,她感到十分高興。“在全國,青海的醫改走在前列,已在全省實施了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分級診療制度和‘先住院后結算’的醫療服務模式……”她說。
但娘毛先也有憂心事。她告訴記者:“青海是高寒缺氧地區,生活條件艱苦,現在新分來的醫生最低的一個月收入不過1000元,很難留得住人,尤其是優秀的全科醫生。農牧民生病了在當地看不了,往城裡趕又耽誤診治。我今年向大會建議加大對基層全科醫生的培養力度,讓邊遠地區的群眾不出遠門就能看上病。”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