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9日09:16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養老問題在今年兩會上備受青年關注。3月4日∼6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愛調研旗下“問卷網”,在全國公眾中進行的兩會專項調查顯示,74.8%的受訪者在關注有關養老的提案議案。52.0%的受訪者期待今年兩會推動建立養老護理、康復保險制度。來自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269名公眾參與了此次調查,80后佔41.6%、90后佔25.6%、70后佔22.0%。
54.2%受訪者希望加大老人護理投入
調查顯示,82.9%的受訪者認為年輕人的養老壓力大。一線、二線、三線城市的選擇比例分別為:85.9%、82.7%、82.1%。
調查顯示,年輕人養老壓力大原因是:工作壓力大,照顧父母力不從心(72.9%)﹔承擔多位老人的養老負擔(62.4%)﹔護理、康復醫療短缺(50.1%)﹔養老機構不足,無法讓人放心(47.3%)﹔社區養老設施不完善(40.3%)﹔醫療費用異地結算太麻煩(32.5%)﹔父母退休后養老金太少(28.8%)等。
調查顯示,54.2%的受訪者希望加大老人護理投入。52.0%的受訪者期待今年兩會推動建立養老護理、康復保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委員也說:“今年我繼續提建立老年護理保險制度。如果沒有回復,這屆任期內我會一直提!”她認為,我國目前僅建立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制度發展遲緩,嚴重滯后於我國老齡化進程。
據孫潔介紹,到2015年,我國部分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將達4000萬人。全國人大代表、解放軍總醫院老年心內科主任李小鷹透露,目前各類養老機構全部員工不到30萬人,專業的養老護理員模式較適合中國國情,按照失能老人與養老護理員配備比為3:1計算,需要1000多萬人。
43.5%受訪者期待破除養老金雙軌制
去年以來,我國出台了多項養老措施和制度改革。調查中,81.8%的受訪者支持“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63.9%的受訪者支持“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再次提高10%”﹔61.6%的受訪者支持“出台《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以房養老”、“常回家看看入法”的支持率分別為26.8%、24.6%。
調查顯示,43.5%的受訪者期待破除養老金雙軌制。
孫潔提醒,機關事業單位與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並軌,主要是模式和制度上實行統一,並不是所有人員的待遇水平完全一樣。對於並軌的時間表,她認為,公務員的養老金制度改革肯定要和其他改革同步,如果事業單位的分類改革沒有完成,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很難開展。
民營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關鍵看政策落實
雖然和父母住在一座城市,湖北省荊門市市民楊立虎也只是每周去看望一下老人。他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擴大服務性消費,重點發展養老等服務”。一些城市已經有居家養老服務,由社區組織為一部分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上門服務。他很羨慕,“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這樣的小城市也能有這些服務”。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院長姚遠表示,盡管國家一系列關於養老產業的文件,對於支持民營資本進入養老業的態度和方向很明確,但養老問題涉及發改委、民政部、衛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眾多部門,利益博弈在所難免。
調查顯示,公眾期盼今年兩會推動解決的養老問題還包括: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向養老領域傾斜(49.4%)﹔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城鄉規劃(48.0%)﹔在社區建立更多老年服務中心(35.5%)﹔破除民營資本進入養老領域障礙(32.8%)﹔解決空巢、失能老人養老問題(32.6%)﹔醫療費用異地結算簡便手續(32.3%)﹔完善養老院的硬件和軟件設施(25.5%)等。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