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大專題|政協專題     熱詞:歷年兩會|熱搜榜
人民網>>中國人大新聞>>代表委員報道集

宋丹丹委員:與其對“扶不扶”做道德審判 不如多些人性思考

2014年03月09日18:31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新華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白林 胡浩)“老年人他拽住你,那是出於自我求助和保護的意識,是一種應急反應。千萬不要把它看成老年人都壞了,我們的社會風氣完蛋了。這樣的話,輿論就走偏了。”全國政協委員宋丹丹在9日上午的文藝組討論上動情地說。

  “這幾天,老有記者問我這個問題,老年人摔倒了要不要扶?大家都說,你千萬別扶,扶了他賴你。今年春晚也有這樣一個小品。”宋丹丹說,“講老實話,很多人沒有看到根本。我認為,根本是老齡化社會的客觀存在。”

  宋丹丹說,我母親是個教師,但她都氣跑3個保姆了,因為她總懷疑別人拿她錢。老年人沒有安全感。“他們已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年輕父母,他們身上有各種各樣的病,甚至精神上的病。他們恐懼,他們在大街上被撞倒了,沒看清楚是誰撞的,最后誰扶了就是誰。但他賴你或許不是有意識的,就是應急反應。扶還是不扶,這個爭論本身就沒有意義。”宋丹丹說,“輿論應聚焦在如何解決老年人的問題,而不是討論老年人是不是壞。”

  宋丹丹的發言贏得了在場委員的掌聲。全國政協委員馮雙白接過話題說,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對不扶者口誅筆伐,但若真的自身遇到這種情況,絕大多數人也許會猶豫或走開。在我們對扶不扶的問題做簡單道德審判前,應該多想一想,做各種方面的思考,包括人性的思考。

  “比如,老人倒了之后,為什麼抓住扶他的人不放?如果社會醫療救助體系更加健全,看病治療更有保障,不需要太多花費,那麼有可能老人內心也沒那麼恐懼。所以,我們做判斷時應該考慮人性深層的弱點,而不是流於表面、流於口號,變成簡單的道德審判。”馮雙白說。

  “老年人的某些行為與他們的特定心理有關。”馮雙白建議,加強針對老年人問題的社會科學研究,讓我們的判斷有強大的科學研究做支撐,不能用簡單地道德判斷代替一切。

  “可能有一天,我們也會變成那樣的人。社會一定要有人文關懷。”宋丹丹說。

(來源:新華網)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解兩會

熱搜詞熱搜代表熱搜委員議案提案

數據來自360新聞

代表委員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