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好聲音| 調查| 網絡訪談室| 有話網上說| 察輿情| 代表都去哪兒了|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報道集| 法治頻道| 法律法規數據庫|
人民網>>中國人大新聞

  

“誰來種地”出路在產業化(兩會議政錄)

譚倫蔚(代表)

2014年03月10日06: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把13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保障糧食安全,就要回答一個“誰來種地”的問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大量農村勞動力持續向外轉移,不少農村出現務農勞動力老齡化和農業兼業化、副業化現象。破解這個難題,一個重要出路就是農業產業化。

  所謂產業化,就是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就是要切實改變過去那種粗放、低水平的種植方式,積極培育種糧大戶、農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也隻有成規模、成產業鏈的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起來,才能有效保証先進的種植技術到位,提高種糧的機械化水平,降低種糧成本,提高糧食單產。這正是實現農民增收、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向深化改革要動力。這個動力從何而來?既來自於頂層的科學設計,也來自於基層鮮活探索。從小崗村鮮紅的手印到“深圳速度”,從華西村的騰飛到中關村的興起,可以說,一次次改革的探路,就是一個個生動的樣板。就我們春暉集團來說,5年前,土地流轉還是“新鮮事物”,我們就開始了嘗試。我們深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必須保障農民的財產性權利,必須讓農民嘗到改革的甜頭,收獲改革的紅利。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在中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支持下,不斷“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我們有信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造就更多“改革新氣象”。

  (作者為湖北春暉集團董事長) 


  《 人民日報 》( 2014年03月10日 05 版)

(責編:付龍、蘇楠)
相關專題
· 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專題
新聞檢索:    
   中國人大
1、吉炳軒出席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座談會
2、高校漲學費
3、全國人大代表赴南昌等地調研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情況
4、農村水源納入保護范圍
5、陳昌智率調研組到山東省調研土壤污染防治情況
   中國政協
1、昆山台企爆炸警醒:賺錢勿忘安全
2、面對埃博拉 我們有准備
3、治療“埃博拉”可嘗試抗毒血清療法
4、台輿論:“和平倡議”不能改變日本
5、明年起教師資格實行國考
   中國工會
1、世界女排大獎賽中國隊位列積分榜第二
2、醫保新農合存諸多漏洞 秦皇島69家醫療機構涉嫌騙保1300…
3、【大眾話題】“意外”發現震區的貧困
4、從昆山爆炸案看基層工會組織作用發揮
5、東營出台大學生創業就業新舉措
   中國婦聯
1、支招:手機用戶自我保護小方法
2、巴西夫妻尋母時 發現是親姐弟
3、山東體彩4.97億大獎得主現身領獎 捐2千萬設慈善基金
4、李曉杰當選吉林省婦聯主席(圖/簡歷)
5、煙囪花43萬變溫度計 網友稱此舉浪費公帑
   播客·視頻
改革需啃下“硬骨頭”改革需啃下“硬骨頭”
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
   時政要聞
·國家統計局:前7月商品房銷售額與住宅銷售額雙雙下滑
·2016年起全國取消檔案管理費 財政撥款解決管理問題
·廣東一副縣長拋棄情婦 遭6女子圍毆被曝光
·統計局:2014年1至7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6%
·海南臨高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違規購買公車被處分
頻道精選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時政資料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張德江活動報道集
●俞正聲活動報道集  ●劉雲山活動報道集
●王岐山活動報道集  ●張高麗活動報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