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大專題|政協專題     熱詞:歷年兩會|熱搜榜
人民網>>中國人大新聞>>代表委員報道集

廣東團代表:把沿珠江—西江經濟帶納入國家戰略

2014年03月06日13:15    來源:南方日報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昨日下午,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廣東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並向中外媒體開放。

李春洪

鐘南山

  昨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廣東省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並向媒體開放。大批中外媒體記者早早到達現場,架起“長槍短炮”。為聆聽“廣東好聲音”,有的記者甚至提前兩小時到達現場。代表團團長、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黃龍雲主持會議並三次號召代表們向媒體記者的敬業精神致敬,為他們鼓掌。

  不過,記者們的辛苦是有“回報”的。正如香港一家媒體的記者所說:“廣東團是讓媒體最‘解渴’的代表團之一。”在廣東團代表審議報告的兩個小時的發言中,“廣東好聲音”精彩不斷。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談醫改,全國人大代表、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談教育體制改革,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小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雷軍談互聯網經濟發展……

  作為主持人,黃龍雲的智慧與幽默也獲得媒體點贊。比如,在雷軍發言之后,他不忘補充一句:“期待著小米五年以后會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昨日,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亮點頻出,代表、委員紛紛點贊。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旗下的南方日報、南方網、南方都市報、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記者聯動出擊,採訪代表、委員、專家、市民、網友等,從各個角度熱讀、深讀《政府工作報告》。敬請垂注。

  1

  談戰略布局

  建設沿珠江—西江經濟帶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創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局面,“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還提出,增強內需拉動經濟的主引擎作用,“把培育新的區域經濟帶作為推動發展的戰略支撐”。廣東團代表敏銳捕捉到了這些政策信號,並結合廣東實際提出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省發改委主任李春洪:

  沿珠江—西江經濟帶可成為國際合作新高地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培育新的區域經濟帶作為推動發展的戰略支撐”,“這是非常有遠見的戰略構想,這個戰略的實施必將推動我國區域經濟更加協調發展,既有利於東部沿海地區轉型升級,提高發展質量和水平,也有利於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李春洪說。

  他建議,國家在新的區域經濟帶和新型城市化發展戰略布局中,應把沿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作為重要的工程之一,並讓其在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沿珠江—西江經濟帶包括流域內的廣東省廣州、佛山、肇慶、雲浮四市以及廣西、雲南、貴州的數個城市。他說,珠江水系的干流——西江流量僅次於長江,是南中國一條資源密集的“金腰帶”,是珠三角地區轉型的戰略發展腹地,也是面向港澳和東盟開放合作的重要載體。

  “該經濟帶的建設,有利於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現流域的可持續發展。”李春洪說,如果能將沿珠江—西江經濟帶納入到國家新型城市化整體布局中,把生態環境保護與城鎮化建設有機結合,進行合理有序開發,提高土地、水等資源的綜合利用率,降低治污成本,就能實現流域的開發建設與生態保護雙贏的結果。該經濟帶的建設還將有利於促進東西互動,協調區域發展,促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此外,還可以促進珠三角地區產業、資金、技術、人才與西部地區的資源、能源、生態、勞動力等優勢互補,形成協調配套、錯位發展的一體化發展格局。

  他說,珠江—西江是西南各省區的運輸大動脈,建設該經濟帶可以緊密對接東盟等重點領域的合作,實現海陸聯動,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使之成為帶動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的戰略動脈,打造國際競爭合作的新高地。

  全國人大代表、汕頭市市長鄭人豪:

  汕頭計劃建中國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讓我感受到依托汕頭經濟特區的既有優勢,建設中國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大有可為,也切實可行。”鄭人豪說。

  他說,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上共有華僑華人5000萬人,其中潮汕籍的就有1500萬人。他們中的75%生活在東南亞。“因此我覺得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應該把潮汕籍華人華僑的力量調動好,發揮民間外交、民間貿易的作用。”

  “如果說30多年來,包括深圳在內的珠三角各市是‘引進來’的典范,那麼包括汕頭在內的潮汕地區恐怕是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人‘走出去’的典范。”他說,“事實上,改革開放30余年來,華人華僑對汕頭的發展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持,這也是汕頭發展的重要資源。”

  他表示,汕頭計劃將建設和打造中國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的構想融入到國家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中謀劃,同時也希望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大力關心支持這個平台的創建。

  2

  話民生改革

  破解“以藥養醫”需醫生參與

  “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推進醫改,用中國式辦法解決好這個世界性難題。”李克強總理昨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建言醫改一定要解決“以藥養醫”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則建言另一項全民關注的改革——教育。他建議,把教育工作、人才工作統一劃為人力資源建設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

  保障醫生收入體現其看病的勞動價值

  “聽了克強總理的報告,我非常激動,報告對我們醫改工作存在的困惑給出了非常具有方向性的啟示。”鐘南山說。當前,看病貴、看病難,醫患矛盾,廣大醫護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尚未被充分調動起來等問題仍然存在。他認為這些問題歸根到底在於當前醫院的功利性體制,醫改要進一步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我開會前調查了廣州市所有三甲醫院有中高級職稱醫生的收入。”他說,2013年,被調查醫生工資賬面平均年收入是4.6萬余元,而加上各種補貼和福利的實際收入為19萬元。“考慮廣州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19萬元收

  入是合理的,但不合理的是這些公立醫院醫生的收入中,僅有一小部分來自政府財政。”

  他說,目前醫院的發展模式是國有民營制,政府投資少,但給醫院政策,允許醫院從事經營活動。在醫生的工資結構中,門診費這一能體現醫生勞動價值的收入所佔的比重小,而靠賣藥、開檢查單等獲得的收入反倒佔了很大比例。“這就體現不出醫生的勞動價值。”他說。

  如果醫生的收入不能從政府層面得到有效保障,他們就很難主動參與醫改。鐘南山說:“莫讓

  ‘醫改’變‘改醫’。”一定要調動醫生參與醫改的積極性,不能讓沒有醫生參與的醫改改變了醫生真正的定位與職責。

  談及醫患關系,他認為二者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是醫患間缺少溝通。醫院要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往往鼓勵醫生看病人數量越多越好。“我們試想一下,一個醫生半天要看五六十個病人,哪有什麼溝通的時間,所以,就會出現病患排隊三小時、醫生看病三分鐘的現象。”

  鐘南山說,要解決這個難題,首先從政府到全社會都要樹立起

  尊重生命的理念,體現對健康醫療的重視,加大投資,保証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此外,要加強對醫務人員的人文教育,並且對醫務人員實行淘汰制。

  對於廣州三甲醫院中高級職稱醫生收入,南方日報記者會后又專門採訪了鐘南山。他說,為了在今年的人大會議上提出相應的建議,他在參會前專門組織了一個小組對廣州的省、市級醫院裡,擁有中高級職稱的醫生進行了調查,“這個數字是平均數,也有醫生比這個收入低,但也有更高的,比如口腔醫院的醫生。”他表示,自己只是想用這個數字來說明“醫生的收入結構不合理”。

  全國人大代表、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

  建議分配招生計劃時以考生數量作為基數

  “教育改革,特別是對教育的發展如何定位,我認為要研究。”羅偉其說,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國家將教育定位在民生領域。“但是我們要實現‘中國夢’,要建設人力資源和人才強國,將教育僅僅定位在民生領域就有些低了。”

  他建議把教育工作、人才工作統一劃為人力資源建設工作。黨的十八大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我建議能不能把人力資源建設加入,增加為六位一體,以提升教育的重要地位?”他說,“沒有一流的教育,就不可能有一流的人才,而實現中國夢關鍵在人才。”

  羅偉其還建議,建立財權、事權相配套的教育保障機制﹔適當地調整教師編制﹔提高大學生助學貸款的額度。“大學生助學貸款一年6000元,這是2007年的標准,隨著物價和學費的上漲,6000元已不能滿足要求。”他還提出,加快關於大學生計劃招生分配模式的改革,建議“按照考生數量作為基數來分配招生計劃”。最后,他建議中央有關部委適當放寬港澳地區知名高校到廣東辦高校的條件。

  3

  講簡政放權

  致力建設善治理的有限政府

  “進一步簡政放權,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對此,全國人大代表、珠海市市長何寧卡說,要將一些高含金量的審批事項放下去。而簡政放權、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后,必須創新和強化政府監管機制,變“重審批輕監管”為“寬准入嚴監管”,建立與經濟國際化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珠海市市長何寧卡:

  將一些“高含金量”審批事項放下去

  “行政體制改革特別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總的目標追求是致力於建設一個善治理的有限政府。”何寧卡說,要建設這樣一個政府,必須通過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來實現。政府職能轉變的核心是界定政府與市場、社會的關系。要實現這個目標,突破口和抓手就是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通過改革推進簡政放權,使政府從“萬能政府”變為有限政府,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讓市場和

  社會活力競相迸發。

  當前,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關鍵時期,一些涉及市場准入或企業投資、生產經營類等“含金量”較高的審批權還有進一步清理下放的空間。他認為,政府應通過實施政府部門權力清單等改革措施,將一些“高含金量”的審批

  事項下放,更大范圍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

  “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還必須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實施,加強立法保障。”他說,近幾年珠海充分利用立法權,在立法方面先行先試,較好地完善了營商環境法制體系,讓行政權力在法律和制度框

  架內運行,同時在經濟運行、社會管理方面借鑒了香港法律有關方面的內容,強化制度性和程序性法規建設,確保有法可依。

  談及珠海橫琴開發區的建設,他說,橫琴新區要以申報自貿區為契機,研究推出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比如權力“負面清單”等創新舉措,加快推動一批新的細化政策出台,加快建設粵港澳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促進多元化市場體系發展。

  4

  論創新發展

  以立法促進互聯網經濟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小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雷軍說,《政府工作報告》關於互聯網經濟發展內容的字數不多,但信息量巨大,讓他備受鼓舞。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生也以該企業的轉型証明互聯網經濟以及技術創新的重要性。李東生還建議加快立法促進互聯網經濟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小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雷軍:

  把互聯網納入國家戰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我聽了《政府工作報告》非常激動,結合互聯網行業的特點,我建議把互聯網納入國家戰略,更好地把握互聯網時代機遇,用互聯網更好地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雷軍說。

  他說,互聯網行業已經具備巨大的產業規模,“這是互聯網浪潮給中國的一次重要機會,是我們不能錯過、也不應該錯過的機遇。”經過15年的發展,中國互聯網行業已經具備了相當大的規模,以電子商務為例,僅淘寶上的商品交易額便已超過一萬億元人民幣。而中國互聯網商的市值“都非常可觀”,在全球互聯網公司排名前7位的大公司中,美國佔4席,中國佔3席,這意味著除了美國,中國已經領先於其他發達國家,“這在高科技領域是非常了不起的進步。”

  “此外,互聯網已經開始和傳統產業深入結合。”過去15年,互聯網主要涉足了軟件、傳媒等行業,成為這些行業顛覆性的力量。最近幾年,互聯網開始涉足更多行業,“小米其實就是用互聯網方式涉足了手機行業。”他預計,今年小米的銷售總額可能達到600億元到700億元,“當然超過700億元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我們明年有相當大的把握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他認為,這些成績除了來自小米員工的努力外,更多的是來自互聯網帶來的巨大機遇。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已經到來。

  他最后說,過去15年,互聯網一直處在邊緣地帶。“面對各種問題,考慮到互聯網本身的規模,包括對中國用戶的帶動性,我強烈建議把互聯網納入國家戰略,更好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從而推動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生:

  企業除了創新技術還要創新商業模式

  “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很重要的手段,去年我們公司增長最快的兩個產業都體現了創新帶來的驅動力。”李東生說,近年來該企業已申請專利1200余項,獲得授權的專利也有5500余項。“當然創新不單有技術的創新,還有商業模式的創新,最近面對互聯網經濟的浪潮,我們提出‘智能+

  互聯網’與‘產品+服務’的‘雙+’戰略,以互聯網思維全面構建了TCL集團的轉型和新商業模式。”

  他建議政府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的資金,“這是政府在行政體制改革中需要進一

  步優化的項目,去年廣東省政府在推行科技資金改革方面力度很大。”把原來對企業的補貼轉為對項目的投入,非常有力。此外,他還建議政府支持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他說,互聯網經濟當前在快速發展,

  但這一產業畢竟是新生事物,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對此,他建議全國人大加快建規立法,支持互聯網應用和互聯網經濟的發展。

  他還說,國際化是中國經濟由大變強的必由之路,建議政府加大力度和相關國家、國際經濟組織進行協調落實《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多邊和區域的開放合作。(特派記者趙楊辛均慶李強 特派記者 張由瓊)

(來源:南方日報)

(責編:段欣毅)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解兩會

熱搜詞熱搜代表熱搜委員議案提案

數據來自360新聞

代表委員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