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大專題|政協專題     熱詞:歷年兩會|熱搜榜
人民網>>中國人大新聞>>代表委員報道集

郭新志代表:建立和完善失獨家庭保障制度

2014年03月10日16:09    來源:中國經濟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0日訊(記者郝紅波專欄)隨著我國失獨生子女家庭的不斷增多,失獨群體越來越龐大,失獨正成為一個亟待關注的社會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山西腦康復醫院院長郭新志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建議政府把建立和完善失獨家庭保障制度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調查失獨家庭的現狀和需求,積極探尋解決之道。

  圖為全國人大代表、山西腦康復醫院院長郭新志做客中經在線訪談。中國經濟網記者 裴小閣攝

  郭新志代表表示,隨著我國失獨生子女家庭的不斷增多,失獨群體越來越龐大,失獨正成為一個亟待關注的社會問題。計劃生育政策施行30余年,全國人口少生4億,這一成效的背后,也意味著相當一部分家庭面臨失獨風險。

  郭新志代表認為,“失獨家庭”指獨生子女死亡后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家庭。我國施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1980年以后結婚的人群,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由於自然因素和不可抗的天災人禍,部分家庭發生了獨生子女不幸去世的情況。

  據統計,我國每年新增7.6萬“失獨家庭”,其中50歲以上的“失獨家庭”不斷增加,在全國已超100萬個。這意味著有200萬個父親和母親,在中老年時期失去唯一的子女,成為孤立無助的“失獨老人”,而一部分失獨老人也會面臨失能的困惑。據《全國城鄉失能老年人狀況研究》調查顯示,2010年末全國城鄉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約有3300萬,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萬。城市完全失能老年人中,有照料需求的佔77.1%﹔農村完全失能老年人中,有照料需求的佔61.8%。《2009年民政事業統計報告》顯示,要找一家同意接收失能老人、普通工薪階層又能承受的養老院真是不容易!近半養老機構不收失能老人,少數同意收又能提供專業護理的(養老院),每個月費用八九千塊錢,一般家庭承擔不起。

  遭遇“白發人送黑發人”,失獨者失去孩子的同時,也失去了生命的延續和生活的依靠,失去了最基本的贍養保障和最大的精神寄托!經濟、生活、精神三大支柱坍塌之后,他們面臨著生計、治病、養老三大難題。怎樣才能讓這些失獨者“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而不是成為“風燭殘年的等死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養老問題考量文明指數,不單是一個道德問題,更是一個法律問題﹔關愛失獨家庭,不僅需要臨時關懷,更需要長期制度。

  郭新志代表建議:

  1、完善救助制度,保障失獨家庭老有所依。建議政府把建立和完善失獨家庭保障制度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調查失獨家庭的現狀和需求,積極探尋解決之道。2001年頒布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定,地方政府應給予失獨家庭必要的幫助,但沒有明確標准和實施細則﹔2007年開展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試點,但標准偏低,且49周歲以下夫妻沒能納入扶助范圍﹔2012年首次修訂《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但沒有給予失獨老人特別關注。網絡調查顯示,近八成網民建議完善政府主導的失獨家庭社會保障機制。當務之急是各級政府要抓緊完善各項失能老人、失獨救助政策,確保政策連續性,促進政策包容性,推進政策普惠性,保障政策穩定性,確保政策可操作性,穩步提高救助標准,加快實現政策全覆蓋。

  2、老年殘疾人福利的三項重點工作:一是居家養老服務,要在全國全面開展起來﹔二是推動興建以長期護理為基本服務內容的養老院,首先解決失能老人的護理問題,各級政府應該對本地失能老人展開調查,確定護理方式﹔三是推動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努力建成專業性較強的專業護理員隊伍,持証上崗。

  3、建設專門設施,保障失獨家庭老有所養。現行的政策對沒有子女的孤寡老人作為五保戶,成為政策重點照顧的對象,而對失獨家庭進入養老機構不僅有亟待清理的法律政策障礙,還有難以逾越的心理障礙。敬老院等養老機構隻接納無子女、無經濟來源的“三無”老人,而且入住養老機構要有直系親屬等監護人簽署相關協議,否則入院費用、生病、去世等問題無法處理。即便政策允許,失獨老人大多不願入住現有養老機構,他們希望與同樣遭遇的人“抱團取暖”。民政部表示,失獨老人將參照“三無”老人標准由政府供養,但具體辦法還未出台。刻不容緩的是,要抓緊修改相關法規政策,加快試點建設專門的失獨者養老機構,著力解決失獨者的平安生活、生病護理、臨終關懷等難題。

  4、提供精神撫慰,保障失獨家庭老有所樂。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總有團圓的盼頭,總能享受到天倫之樂,而失獨家庭需要的不僅僅是經濟救助的物質供養問題,尤其需要的是精神贍養,而這種敬養慰藉,政府機構很難直接有效提供,但政府可以在制度設計上大膽創新:大幅放寬收養政策,為失獨家庭收養子女開辟綠色通道,讓失獨家庭重建完整家庭﹔以社區、單位和志願者為依托,開展“親情牽手”、“暖心計劃”等活動,組織專業人員為失獨者提供親情撫慰,加強心理救助和臨終關懷,讓他們生活得更有尊嚴。

  代表小資料:

  郭新志,全國人大代表、山西腦康復醫院院長。

  更多報道請見中國經濟網“改革2014——2014全國兩會專題”

(來源:中國經濟網)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解兩會

熱搜詞熱搜代表熱搜委員議案提案

數據來自360新聞

代表委員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