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破獲全國收繳量最多假幣案

圖為假幣窩點現場。
□ 本報記者 鄧新建
□ 《法制與新聞》記者 鄧 君
□ 本報通訊員 曾祥龍
一個假幣犯罪團伙同時組建兩個窩點,每個窩點內設兩條生產線同時開印,膽子之大前所未見。為此,廣東警方展開“獵豹行動”。
記者今天從廣東警方獲悉,9月17日5時許,廣東省公安廳以惠州為主戰場,組織汕尾、深圳、廣州、汕頭、揭陽等地公安機關聯合開展統一收網行動,一舉搗毀分別位於惠州市惠城區和仲愷區的特大偽造貨幣機制窩點兩個,繳獲2005年版第五套100元面額假人民幣2.1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29名,查獲印刷機4台以及假幣膠片和印制假幣原材料一大批。由於打擊及時,該團伙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生產的假幣無一流入社會。
據悉,此為新中國成立以來警方在窩點現場收繳假幣量最多、印刷設備最多、團伙成員最多的一起假幣案件。
兩個窩點4台機器同時開印
近年來,廣東省公安機關多策並舉強力推進打擊假幣犯罪工作,陸續開展了“803”等一系列破案行動,偵破了一大批假幣犯罪案件,打擊處理了一大批假幣犯罪分子,抓獲了假幣膠板制作者彭大祥,打掉了假幣膠板源頭,該省假幣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針對部分地區仍有假幣不法分子活動情況,廣東省公安廳統籌全省重特大假幣線索,深入深挖。經過9個多月排查,從100多名假幣犯罪重點人員中抽絲剝繭,排查出一個以汕尾籍人朱某為團伙頭目的龐大犯罪團伙網絡。廣東省公安廳根據偵查中掌握的團伙成員的信息,組織涉案地公安機關事先收集、固定多名犯罪嫌疑人作案証據,鎖定了印制假幣窩點位置,對每個團伙成員的身份進行了確認。
據介紹,該案線索涉及粵川兩地,其中廣東省涉及6個地市,犯罪團伙跨地區作案,給偵查辦案帶來很大困難——窩點“股東”分別在深圳、汕尾、惠州等地來回活動,技術員為四川、重慶籍人員,日常活動在汕頭,制假窩點設在惠州。
辦案人員告訴記者,前期偵查發現,該犯罪團伙同時設立了兩個窩點,每個窩點各有兩條生產線同時開印,不法分子膽子之大前所未有。為此,9月14日廣東警方召集廣州、深圳、汕頭、惠州、汕尾、揭陽6地公安機關召開該案推進會,並將此次行動代號定為“獵豹行動”。
大師問卦推算窩點選址
據了解,該團伙主要犯罪嫌疑人近30人,有錢的出錢,有場地的提供場地,以提供資金、紙張、機器、膠版等多種出資形式糾合在一起。該案中,警方查獲第二個窩點的房東黃某在發現其場所被用作生產假幣后,團伙老板蔡某承諾給他20萬元封口費。但黃某為牟取暴利,要挾蔡某通過提供場地成為股東。
辦案民警介紹,該團伙行為猖獗。中國人民銀行8月10日發布公告,將於今年11月發行2015年版人民幣。據犯罪嫌疑人供述,他們分析后一致認為,新版人民幣發行后,舊版假人民幣膠版可能將無法再用。為了“物盡其用”,該團伙同時設立兩個窩點4台機器,盡可能印制更多假幣,最后再“搏一把”。
該團伙反偵查意識強,在窩點選址等過程中精心策劃,妄圖逃避打擊。在選取印制假幣地點時煞費苦心,選取周邊環境復雜、來往行人不多、非常隱蔽、不易被發現的五金廠、廢品收購站等設立印制窩點,並在窩點內部專門布置隔音設施,假幣印制窩點外設有配備對講機的暗哨,專人進行盯守,同時在進入窩點的路口安裝了攝像頭進行24小時監控。窩點選址、裝修及印刷過程中,不法分子高度警惕,進入窩點及返回住地經常有意舍近求遠,確定沒有問題才進入窩點或者回到住地。
更為可笑的是,將窩點設在惠州,是老板朱某、李某等依照當地風俗找到民間“大師”問卦推算出來的“風水寶地”。
兒子入洞房父親進班房
9月17日5時,在廣東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李春生、廣東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副廳長何廣平的直接指揮下,在公安部和人民銀行的協作指導下,廣東省公安廳組織6地警方以惠州為主戰場開展統一收網行動。
在其中一處位於某塑膠廠二樓的窩點,警方穿過暗門,找到制假幣窩點。“當時,兩生產線正在同時開工,4名技術工人手上都沾滿了紅色的油墨。現場一片熱火朝天趕工的場景。牆角,方便面、王老吉、紅牛等方便速食儲備充裕。”辦案民警說。
見到突然進來的警察,現場制假工人四處逃竄,有人倉皇逃竄翻牆出去,不料掉到了臭水溝裡。面對警察,技術工人舉著沾滿紅色油墨的兩手狡辯:“我只是打雜的,不關我事……”
警方很快控制住現場,沒想到清晨7點,等來了自投羅網的犯罪嫌疑人。一名團伙成員開車返回窩點,正在工廠門口鬼鬼祟祟的四處張望時,被警察當場抓獲。
民警進入另一處制假窩點時,為毀滅証據技術員慌亂之中將膠版扔出屋外,但很快就被警方起獲。
行動中,公安機關在惠州抓獲犯罪嫌疑人17名,搗毀假幣窩點兩個,收繳假幣2.1億元,在汕尾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在深圳抓獲犯罪嫌疑人兩名,其中一名為該窩點主要犯罪嫌疑人朱某,在廣州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在四川抓獲犯罪嫌疑人兩名。此次行動,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悉數落網,假幣無一流入社會,實現了對假幣犯罪的精准全鏈條打擊。
更為戲劇的是,9月17日,也是窩點老板李某兒子舉行婚禮的日子,李某在當天被抓獲歸案。
買賣中介直接印制假幣
近年來,廣東省公安廳牽頭組織重大案件追根溯源工作,適時組織相關地市開展聯合破案行動,2013年以來,平均每年打掉假幣窩點兩個,收繳假幣2億多元,抓獲犯罪嫌疑人100多名。今年以來,廣東省公安機關共破假幣犯罪案件60多起,搗毀印制假幣窩點兩個、打印假幣窩點兩個和假幣二次加工窩點5個,繳獲假幣2.28億元。
由於這幾年廣東對制假幣犯罪一直保持高壓態勢,不法分子無縫可鑽,假幣貨源一度緊張,100元假幣從過去二三元翻了兩三倍。
主要犯罪嫌疑人朱某今年48歲,是汕尾陸豐人,長期在陸豐活動,家在深圳寶安區。朱某家境富裕,出門不是皇冠就是寶馬。此前,公安機關就已接到過群眾舉報其做假幣和毒品生意。據調查,他原本只是做假幣買賣,后苦於貨源不足,就開始自己組織印制假幣。在正式開印假幣后,該團伙實施全封閉作業,所有的工人三班倒,窩點裡日夜不停印制。
據經偵人員估算,犯罪團伙將這2.1億元假幣全部出手,可獲利2000萬元。據落網的技術員鄧某供述,由於這是高風險的“行當”,他們的收入也很高。“這批貨全部印制完,5名工人可以拿到90萬元。開工之前,老板已經先給了50萬元定金了。”據他交代,作為主要技術人員,他一個人就可拿到30萬元。
假幣犯罪地域性明顯
據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打擊假幣犯罪中,警方發現,假幣犯罪的地域性特征明顯。從事假幣犯罪從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均有暴利可圖,廣東省粵東地區汕尾陸豐、揭陽惠來假幣屢打不絕,茂名籍人員流竄性制販假幣活動時有發生。珠三角地區因地理、交通、人流、物流、資金流匯集等原因,成為假幣販賣的集散地。
同時,外省假幣買家活躍,假幣需求量較大。2015年以來,廣東警方連續偵破的多起販賣假幣案件,均是外省買家到該省境內購買假幣。嚴打形勢下,假幣貨源減少,造成假幣價格上漲。目前,每張100元面額假幣從窩點出售價格由原來的3元到4元上升至10元。
在假幣犯罪中,犯罪主體呈現假幣犯罪前科人員參與居多的特點。“據我們了解,假幣犯罪分子服刑期相對較短,大多折半服刑,這些人出獄后不思悔改,仍繼續從事假幣犯罪,是假幣犯罪的巨大隱患之一。”該負責人說。
此外,據介紹,假幣、毒品兩類違法犯罪常交織在一起。不法分子根據公安機關不同時期打擊的側重點不同,而從事不同的犯罪活動。今年6月,廣東省公安機關在打擊假幣案件時,打掉一購買運輸毒品案。經審訊發現,犯罪嫌疑人原本計劃赴汕尾購買假幣,但因假幣貨源緊張找不到貨,最后隻得轉而改為購買毒品。
本報惠州(廣東)9月24日電
(來源:法制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