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弘揚優秀文化,人大代表這樣說(代表之聲)

2020年01月23日05: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佳節,忙碌了一年,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飯,一起守歲,享受的是天倫之樂、生活之美。春節也是弘揚傳統文化、涵養家風文明的集中體現。春節臨近,我們約請兩位全國人大代表圍繞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的鄉賢文化,加強博物館建設等提出意見建議。

  ——編 者

  

  全國人大代表陳愛珠:

  培育新鄉賢文化

  鄉賢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社會,鄉賢是指那些退休返鄉的政府官員、耕讀故土的賢人志士、德高望重的基層干部、有口皆碑的模范人物、反哺桑梓的業界精英以及其他所有願意為家鄉發展建設建言獻策、出錢出力的先進典型。2018年,中辦國辦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倡導新鄉賢文化,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為了使鄉賢力量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動能,通過弘揚鄉賢文化、凝聚鄉賢力量,促進鄉土文脈傳承,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促進鄉村振興,我建議:建立黨委政府、村兩委、基層群眾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權重評價機制,推選產生那些有品德、有能力、有學識的鄉賢,增強鄉賢助推鄉村振興的榮譽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吸引支持各類鄉賢回鄉以創業興業、行醫辦學、法律服務、捐資捐物、擔任志願者等形式助推鄉村振興,並根據法定程序積極推薦優秀鄉賢參與村兩委選舉、服務家鄉群眾。引導鄉賢開展鄉風家風家訓系列活動,組織鄉賢走進農村文化禮堂,講述自己的好家風故事,引領村民晒家風、學家風、賽家風等活動。

  全國人大代表宋亞平:

  讓“博物館裡過大年”成常態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基因,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體現,而博物館是文化傳承和發揚的重要載體,打造博物館對提升城市形象、發揮文化的作用意義重大。據陝西省文物局統計,2019年春節期間,共有1196萬人次在陝西文博單位裡體驗傳統文化,“博物館裡過大年”已經成為一種新年俗、新常態、新時尚。這也體現出了博物館發展的勃勃生機。

  為進一步推動全國博物館發展,我建議:引導各地做好博物館發展規劃。在加快新建博物館步伐的同時,整合現有博物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可以通過組建博物館聯盟,加強行業內部充分溝通交流,讓行業內的資源互補,強強聯合。加快政策整合力度,讓已有的利好政策盡快落地執行,如給予非國有博物館和行業博物館在職稱評定、稅費減免、建設優惠等方面更多支持政策,推動非國有、行業博物館的快速發展。在博物館建設中,還應加強對散落民間的歷史文化名人,特別是近現代歷史文化名人的挖掘、保護和傳承。

  既要重視文物展示,又要重視數字博物館建設,做到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應該充分借助現代科學技術,利用拍攝、掃描、特效制作等技術將館藏轉化為數字信息,方便公眾隨時隨地無障礙地查閱、參觀和體驗。重視挖掘文化內涵和承載的歷史淵源。要讓文物走出來說話,讓文物活起來。這樣才能留住觀眾、吸引觀眾。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23日 18 版)
(責編:李楓、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