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大专题|政协专题     热词:历年两会|热搜榜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的巨大舞台。这个舞台上,除了备受关注的台前的代表、委员,还有会务、安保、记者等幕后人物,他们都是“两会人”,他们一起织就了全国两会这一大图景。我们将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他们在两会中的一天,从不同的维度向网友展示全面的两会。

编者按

  • 8:30
  • 9:50
  • 10:45
  • 11:35
  • 13:00
  • 14:00
  • 14:40
  • 15:30
  • 19:30
  • 晚饭后又接到新的翻译任务

        夜幕降临,记者结束了一天的采访即将离开,而刚吃完晚饭的贾尔肯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大会文书组又送来了最新的需要翻译的文件。拿到文件的贾尔肯又投入到新一轮的紧张工作当中。

        今年两会哈萨克族的代表、委员有五个人,为两会翻译哈萨克文的人有二十个。贾尔肯说:“我们的工作并不是仅仅为这五名代表委员服务,我们现在所做的其实是在为一个民族服务,五名代表委员背后站着的是一百五十万哈萨克族人民。”【详细

  • 查看发排之后文件的印制情况

        贾尔肯来到印制组查看发排之后文件的印制情况。翻译好的文件在发排之后首先是印制出所需要的份数,然后通过专门的配订折机将单张的文件装订到一起,之后会有工作人员查白页错页漏页,查完之后拿去裁剪,将文件边缘裁剪整齐,最后就是分拣打包等待文件组专门的两会联络员将文件送到两会文书组手里,再由他们送到各驻地少数民族代表委员手里。

  • 遇到翻译难题联系大会"质疑组"

        “你看这里,给‘市场吃了定心丸’,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定心丸’是药而市场又不是人怎么吃?直译过去的话人家根本看不懂。”贾尔肯来到质疑组向王家康博士询问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处有疑惑的地方。

        质疑组由两位博士组成,他们的职责就是在两会期间负责解答翻译组对大会文件内容上的疑惑或者一些难懂的术语。一般的问题他们可以直接解答,如果遇到解答不了的问题他们有直线电话,可以直接询问大会相关机构,得到最权威的解答。

  • 与同事讨论名词术语通译问题

        下午贾尔肯与同事开会讨论研究名词术语通译问题。两会的文件中往往会有一些比较复杂、成份比较多的句子,再加上不同民族之间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有时候直译的话就完全看不懂,但同时又不能翻译成太过于解释性的东西,那样一个词就变成一段话了。

        贾尔肯与大家讨论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这个词条。贾尔肯说不同语言之间绝对对等的关系是没有的,翻译的过程中只能尽量让两者的意思无限接近。

  • 最忙时候 连抬头的时间都没有

        中午一点,给妻子打完电话的贾尔肯回到自己房间躺在床上闭目午休。由于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工作过程中大脑和眼睛都要保持高度集中,对已经60岁的贾尔肯来说中午的休息十分重要。

        但是贾尔肯说在文件翻译最忙的那段时间不要说午休,甚至是连抬头的时间都没有,起床就是低着头翻译,吃饭也是低着头快速吃完,吃完又继续低着头翻译。

  • 协调其他工作 为同事写生日卡

        忙了一上午的贾尔肯在去餐厅的路上碰到了行政韩玉瑜。小韩正准备去找贾尔肯,两会翻译工作快结束了,七个语言翻译室都需要评选出1-2名先进工作个人。贾尔肯作为哈文翻译室的主任,除了对翻译工作内容上的把关,还需要对翻译室各项其他工作进行协调。对于评优评职称,贾尔肯的唯一标准就是看能力。

        吃完午饭,贾尔肯为哈文组即将过生日的哈孜满写生日卡。卡片上用这哈文和汉文写着“祝哈孜满生日快乐!”哈文翻译组非常融洽,这也是让贾尔肯最为满意的地方。他认为只有团结的队伍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 文件翻译完译审分开 三审三校

        10点45分,贾尔肯将上午翻译完的稿子交给发排人员进行发排。

        所谓发排也就是当翻译室翻译人员将文件稿按时翻译完成,由不同人员“三审三校”之后再由一个资历经验最丰富的专家定稿之后,确定内容上没有问题,就交到这里给发排人员,发排人员会先检查文件符不符合格式要求,符合要求的就会登记文件名称、文件号、几号来的、翻译的文种、几号拿等信息,登记完之后就会将稿件安排去排版复印出来。

  • 为负责哈文翻译的年轻人讲解

        每天九点左右,散完步的贾尔肯就会坐到书桌前开始一天的工作。今年两会民族语文翻译组提前15天进入驻地开始翻译工作。他们要在两会开始前把大部分文件都翻译好。

        3月6日上午,贾尔肯把哈文翻译室负责大会现场同声传译的三位年轻人沙马尔汗、玛尔依古丽、哈里木找了过来,给他们讲解之前几天同声传译中出现的问题和要注意的事项。

        贾尔肯做过十年两会的现场同声传译工作,他说感觉最难的地方是有些代表委员说方言,难听懂。还有就是一些领导人或者代表委员脱稿即兴讲话,这也十分考验翻译功底。

  • 民族语翻译贾尔肯

        贾尔肯,哈萨克族,新疆伊宁人,在北京生活了35年,现任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句哈萨克语文室主任,两会期间负责大会文件哈萨克文的翻译工作。

        1981年,26岁的贾尔肯第一次以翻译的身份服务全国两会。今年是他最后一次参与两会的翻译工作,四月份他将退休。

        每天吃过早餐后,贾尔肯都要在院子里走两圈。他喜欢在马路牙子上走,他说在那上面走需要时刻保持平衡,全身都会感到紧张,能锻炼脑部注意力的集中,而恰恰在翻译工作的过程中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十分重要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