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焦洪昌
依宪治国当然要求宪法得到良好实施,加强宪法实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内外的历史和实践表明,加强宪法实施需要全面有效的宪法保障制度,其中尤以宪法监督制度最为紧要。
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姜明安 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是我国政治生活中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大事。国家治理现代化最主要的内容和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国家治理法治化,而国家治理法治化的最根本和最关键的要素就是依宪治国。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 韩大元
现行宪法即八二宪法,就是以五四宪法为基础,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并吸取了国际的合理经验,延续了五四宪法的文本特征与内在精神,一些重要的原则在新宪法中得到恢复,并根据国家生活的变化获得新的内涵。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莫纪宏
1982年宪法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四部宪法,也是最好的一部宪法。1982年宪法从多种角度详细地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明确了公民的基本权利,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比较合理地配置了国家权力。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李树忠 现行宪法可以说是一部叙事性宪法。现行宪法30多年的发展变迁就蕴含了她的这种叙事性特征,所以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历史成就的“功劳簿”和“光荣簿”。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阚珂 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目的,不仅是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时间 | 事件 | 关键词 |
|---|---|---|
| 2014年11月1日 |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 | 国家宪法日 |
| 2004年3月14日 |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 第四次修改 |
| 1999年3月15日 |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 第三次修改 |
| 1993年3月29日 |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 第二次修改 |
| 1988年4月12日 |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 第一次修改 |
| 1982年12月4日 |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现行宪法诞生 |
| 1982年11月26日 | 宪法修改草案被提请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 | 提交审议 |
| 1982年4月 | 宪法修改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改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公布, 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 |
草案形成 |
| 1982年2月 | 宪法修改委员会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讨论稿。 | 初稿形成 |
| 1980年9月10日 |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接受中共中央的建议,决定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主 持修改现行宪法。 |
修宪委员会成立 |
| 1978年12月18日 | 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治国路线的重大转折。形势发展要 求制定一部新宪法取代“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后所制定的1978年宪法。 |
决定修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