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阅读促进型立法的积极尝试
2013年08月05日06:48 来源:法制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高岳/画
记者4日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获悉,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总局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专家认为,全民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设立国家级的全民阅读条例以规范和保障各类阅读活动非常必要,其法律化意义重大(8月4日新华网)。
通常意义上理解,法律的最基本功用,不过是对社会起到管理作用,约束人、企业组织或行政事业单位的行为,而不应该总是强制改变人的生活习惯问题。法律,也常常被比作人类行为和道德的底线,而不是行为和道德的“及格线”或“优秀线”。因此,对阅读进行立法,似乎像是陷入了所谓的“立法万能论”。
然而,笔者却认为,在法治社会里,立法已经不再单纯解决“不能做什么”的问题了,立法还应该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功效——促进社会的发展或进步。用时髦一些的说法叫做“促进型立法”。虽然我们没有看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具体内容,但是从新闻报道来看,此项立法并非是部分网友所理解的“如果不读书,就要被刑拘”那样荒唐。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更多的是强调政府应该去做什么,即还原政府的“服务型”本质。从专业人士的介绍中,我们看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作为一部“促进型法律”,也更多的是有强调政府要做什么:“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不均衡”问题如何解决;对于出版业的“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政府也应该花大气力协调。而事实上,只有政府建设了更多的图书馆,开放了更多的阅读资源,降低了出版的审核和税负,扩大了出版的权利,才有可能让公众爱上阅读这件事。
需要明确的是,“促进型立法”,并不意味着政府权力的过多干预,有些时候,促进型立法不可或缺。在“促进型立法”之下,公民仍然有选择的自由。阅读与否仍然,依个人的喜好、文化程度、生活习惯来定。如果一个人就是不喜欢看书,法律也不会拿着手枪顶着这人的脑袋逼他阅读。
关于全民阅读,我们的确需要一部对政府有约束和提醒作用、对国民提醒的“促进法”。这不仅仅是还原政府服务本质的要求,对于广大国民,也可以构成一种实际意义上的提醒。因此,“立法促进全民阅读”,是“促进型立法”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山东 王传涛 教师
(来源:法制日报)
![]() |
中国人大 |
|
1、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人员名单 2、邢台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人员名单 3、邢台市人大常委会公告 4、揭阳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三次会议 5、太原市人大调研民办培训学校工作情况 |
中国政协 |
|
1、组图: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军装照 2、台加固太平岛有利两岸联手抗击外侮 3、明星罕见结婚照曝光 冯小刚、周润发等引围观 4、考古发现三千年前象牙保存完好全国罕见 5、民进党“闹场”背后的台湾悲情民主 |
中国工会 |
|
1、湖南规范公职人员办喜丧宴 2、出国一周银行卡内250万元“不翼而飞” 3、“最牛公车”被曝光违章238次 4、【新闻综述】曼宁泄密案再惹关注 5、湖北:高温津贴遭遇尴尬 |
中国妇联 |
|
1、组图:彭丽媛出访造型回顾 沉稳大气展优雅气质 2、一场“男财女貌”的交易:富豪相亲会内幕调查 3、全国妇联授予王亚平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4、印度公交轮奸案未成年嫌犯或轻判受害者家属抗议 5、国家质检总局:出口商品法检费用本月起至年底免收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居民饮水安全放首位(抗干旱 保民生) ·人大常委会听取财政部通报 ·国内四企业启动召回(热点解读) ·上面取消 下面照收 ·认真“照镜子” 自觉“正衣冠”(反对“四风” 服务群众·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重要理论 |
|||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
时政资料 |
|
●胡锦涛活动报道集 ●吴邦国活动报道集 ●温家宝活动报道集 ●贾庆林活动报道集 ●李长春活动报道集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贺国强活动报道集 ●周永康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