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品牌”实为不正当竞争
2013年10月08日06:51 来源:法制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 漫画/赵顺清
不少消费者在上网了解相关产品品牌信息时,网上各种版本的“十大品牌”,往往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近日,北京市民王先生为装修新房跑了几个家居建材市场。几乎遇到的每个商家都这样推介:“我们的地板是中国十大品牌”、“我们的沙发是行业十佳品牌”……记者近日在北京、济南等多个家居建材市场暗访时发现,“十大品牌”已成为商家们招揽顾客的金字招牌(10月7日《新京报》)。
进入品牌时代,知名品牌是信誉,也是利润保证。获得全国知名品牌,自然就成了许多企业的梦寐以求。不过,若谁给钱谁就能评上“十大品牌”,这样的“十大品牌”名不符实,是以假充真,让投机取巧者成了受益者,求真务实者受到了排斥。这样的竞价排名混淆了真假,颠倒了是非,已经成了寄生在品牌上的毒菌,蚕食了健康品牌,是名符其实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竞价排名横行,都是钱迷心窍惹的祸。行业都搞全国“十大品牌”评选,本身就存在争议。若非要搞全国“十大品牌”评选,一个领域也只能由一个部门主导下进行,而且也只能评选一个真正的全国“十大品牌”。然而现实情况却远不是这样。不少行业主导评选者不止一个,研究中心、非正规的协会、几个企业临时凑起来的组织都在主导评选,甚至还有不少骗子的身影。评选的标准也是以缴纳费用多少来度量,这怎能评选出真正的全国“十大品牌”?正因为如此,像地板行业就评选出了“2012中国地板十大品牌、2012地板十大品牌、中国十大品牌地板、实木地板十大品牌、复合地板十大品牌”等多个全国“十大品牌”,这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竞价排名横行,爆出了市场监管短腿。监管部门不能再沉默了,而要责任担当,对竞价排名蚕食健康品牌进行干预,不让其继续鱼目混珠。要制定行业品牌评选法规,明确品牌评选主体,终结品牌评选九龙治水的乱象。发现擅自组织品牌评选,要立即加以制止,不让其达到目的。若发现竞价排名评选,还要收缴其不当所得,并处以罚款。对已经评选出来的全国“十大品牌”,要进行清理整顿,凡是带有竞价排名性质的,要一律予以取缔,不准其继续招摇撞骗。同时,要培植保护走正途的知名品牌,用竞争力排名取代竞价排名,让知名品牌得到名正言顺发展。
安徽 张永琪/媒体人
(来源:法制日报)
![]() |
中国政协 |
|
1、强台风“菲特”肆虐浙闽 2、天津3065万余元助芦山重建 3、公车公款少了,自驾自费多了 4、“授渔计划”公益项目启动 5、上饶春华科技捐资800万元建“志愿者驿站” |
中国工会 |
|
1、济宁邹城总工会“道德讲堂”暨“廉洁教育讲堂”开讲 2、山东:劳务派遣用工开始实行“同工同酬” 3、铁路总工会授予成都局彭涛火车头奖章 4、山东省司法厅推进农民工维权站规范化建设 5、大连特困女职工免费筛查“两癌” |
中国妇联 |
|
1、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 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淘粪成就青联常委 ·多省市假期暗查节日腐败 财政收支亟待阳光化 ·书记市长调研紧扣“真字诀”(聚焦京城) ·郑州“曼哈顿”、洛阳“加州1885”等洋地名被叫停 ·高清: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重要理论 |
|||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
时政资料 |
|
●胡锦涛活动报道集 ●吴邦国活动报道集 ●温家宝活动报道集 ●贾庆林活动报道集 ●李长春活动报道集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贺国强活动报道集 ●周永康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