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好声音| 调查| 网络访谈室| 有话网上说| 察舆情| 代表都去哪儿了|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报道集| 法治频道| 法律法规数据库|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

驻守大漠的“母亲派出所”

2014年04月03日06:39  来源:法制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本报记者席锋宇

  □本报通讯员闫立功张亚雄

  1994年,18岁的李斌从新兵连分到了算井子派出所。一路大漠戈壁,黄沙漫天。他嘴里嘟哝,“这是服兵役,还是服苦役?”

  2013年,22岁的侯铁从公安海警学院毕业后主动要求分到算井子派出所。他想了解听说过的这个典型是什么样。一路上,人逐渐被树取代,树被电线杆取代,电线杆被无垠的戈壁滩取代。

  提到算井子,不知道的人会摇头,知道的人也会摇头。它位于内蒙古的最西端,额济纳旗马鬃山地区、巴丹吉林沙漠腹地。这里绝大部分地区不通电、不通班车、更不通邮,不见绿色、不见人迹、不见四季的变迁,过着近似与世隔绝的生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不能生存的地方”。

  算井子派出所就驻扎在这里,一扎就是43年。李斌留下了,这一留就是14年。侯铁也知道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选择留下,有那么多人向往算井子。

  为民就是一种责任

  102.79公里边境线、2.1万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官兵17位,常住人口仅有百人。

  这就是算井子派出所面临的辖区情况。这里大部分地区都是典型的无人区,在这路难行、人难见的荒漠戈壁,辖区牧民高度分散,素有“五十公里做邻居,百余公里去串门”的说法,有时候走访一户牧民,需要一天的时间。在这里,牧民和派出所相互依存,就像是好邻居、好亲戚。夫妻不和,邻里闹矛盾,吵架分草场,大事小情都来找派出所。就连婚嫁丧娶,都由派出所帮助张罗。这几近荒无人烟的地方,派出所官兵们早已超越了自己本身的身份特征,成为牧民的贴心“十大员”:卫生员、保卫员、邮递员、售货员、宣传员、放牧员、炊事员、理发员、科技员、信息员。

  或许从下面的许多故事中,可以知道为什么算井子派出所被称为“母亲派出所”。

  2005年10月,牧民胡格吉勒图夜里骑摩托车在戈壁滩摔倒,导致全身多处骨折。接到报警电话,时任所长的高永峰带着几名民警赶到出事地点,连夜开车将其送往嘉峪关。由于身上带的现金不够,高永峰好说歹说把自己的警官证押在那里才让胡格吉勒图住了院。

  2012年12月27日,牧民阿拉木斯家的22峰骆驼丢失。接到报警后,派出所的官兵出动开始到处寻找。半个月后,17峰骆驼被找回来,2013年7月20日,派出所的官兵又在离算井子150公里的地方找到两峰。

  牧民哈拉僧扣的吃水井塌了,官兵们去修;牧民摩托车半道儿没有汽油了,官兵们开车去送;有多少走失在大漠中的人被派出所官兵找到……

  这43年里,发生在派出所和牧民之间大多数的事情都是芝麻绿豆的小事,是鸡毛蒜皮的琐事,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可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事情,却在大漠里构成了一道警民融合的风景线。曾在派出所工作了10年的王长青当过副所长,当过教导员。他说:“我们这个派出所曾经被牧民亲切地称为‘二政府’,大家都习惯了大事小情都来找派出所。只有把牧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牧民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才能和牧民成为朋友亲戚。牧民的信任,就是我们坚持到底的动力。”

  创新也是一种坚持

  随着时代的变迁,算井子派出所的管辖内容也由单一的为牧民服务转化成多种治安管理任务并存。

  辖区内有一座黑鹰山,丰富的矿产资源吸引了不少开拓者。外来人口一度达到5000人左右。为了零距离服务,派出所坚持“矿山开在哪里,民警就跟在哪里;矿工走到哪里,办证台就立在哪里;工棚搭在哪里,维权岗就设在哪里”。探索了见到、听到、手到、心到“四到”矿区群众工作法,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求。

  针对辖区实际情况,从2002年5月算井子派出所与甘肃省马鬃山边防派出所进行“双警联勤”,共同研究对策,维护社会秩序,2005年又在此基础上,扩展为“省际联勤”,为解决和处理类似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黑鹰山矿区长年使用炸药、雷管等危爆物品,是阿拉善盟使用数量最大的地区。为确保辖区厂矿企业安全有序生产作业,派出所主动承担起安全生产监督职能,官兵们经常深入160多米深的矿井下监督检查危爆物品使用情况。辖区厂矿至今未发生过一起因危爆物品漏管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从甘肃来黑鹰山打工的王洪年忘不了,自己工伤找到派出所后的事情。2011年年底,受伤后的王洪年接到老板给的4000元之后,就再也要不到一分钱了。接到求助之后,王长青跑到劳动局咨询,三次上门找王洪年的老板协商。之后,终于帮他讨回应有的赔偿;之后,还把他介绍到矿上的一家企业去工作。“拿到钱的时候,找到新工作的时候,我觉得派出所的同志就是我的亲人。”王洪年告诉记者。

  吃苦也是一种幸福

  “在这里,生存的一切条件都极其脆弱,水、电、医、邮、车、道路、通讯、信息、蔬菜、粮食、救助方式,一切生理和精神的需求都被压缩,脱水。”

  这是一位曾经在算井子服役的老兵写下的感叹。的确,算井子的苦,一般人是无法想象的。生存,成了算井子派出所成立后首要解决的问题。

  水是生命的源泉,可是在算井子吃水难,难于上青天。他们经历了让人脱发的咸氟水时期,经历了拉水回来吃一个月死水时期,经历了自己过滤水时期,后来,驻地政府完成“截浮流”水利工程,吃水难问题才算告一段落。

  在算井子,由于交通闭塞,大漠戈壁又不具备种菜条件,常年吃不上蔬菜是常态。派出所官兵在不同时期都建起蔬菜大棚,回家探亲的战友拿回了种子,带回来泥土,来来回回试验,反反复复失败,终于看到了绿色。他们还曾养过猪、鸡、兔子和鸽子。

  “苦是肯定的,几个月后才看到一张报纸,两三年只和家人通过两三个电话。一年都不一定能看到一个陌生人。我们过的基本是‘白天看自己,晚上数星星’的生活。”呆了14年的李斌应该是算井子的老人,他先后送走了7任所长、4任教导员和100多战友。经历了很多算井子派出所艰苦到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时期。可是,就是这样的苦,在李斌这里居然咂摸出幸福的味道。

  李斌的幸福感来源于战友之间的情感,来源于牧民对自己像亲人般的关爱。他和记者分享了两件小事。

  战友罗志刚得知李斌生日之后,瞒着他骑马赶了几个小时的路去买来了鸡蛋。黄沙漫天中,几乎变成土人的罗志刚手捧着一篮子鸡蛋的场景深深刻在李斌脑海中。

  1999年,李斌未婚妻来所里看他。得知消息的牧民三三两两从不同地方赶来,按照蒙古族礼仪,给他的未婚妻准备了聘礼。“有个牧民说,我就是他们的孩子。儿子娶媳妇,家人当然要拿出点像样的聘礼来,这是家事。”回忆中的李斌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靠着这些情意,我才会坚守在这里,不愿走也不能走。”李斌的声音里充满着浓厚情感。

(来源:法制日报)

新闻检索:    
   中国人大
1、全国人大代表赴南昌等地调研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情况
2、涉嫌受贿寿县县委书记被立案侦查
3、陈昌智率调研组到山东省调研土壤污染防治情况
4、黑龙江省人大视察鸡西市沿边开发开放建设工作
5、产假3年只是看着很美
   中国政协
1、昆山台企爆炸警醒:赚钱勿忘安全
2、治疗“埃博拉”可尝试抗毒血清疗法
3、明年起教师资格实行国考
4、台舆论:“和平倡议”不能改变日本
5、台湾学生将真实大陆带回家
   中国工会
1、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队位列积分榜第二
2、医保新农合存诸多漏洞 秦皇岛69家医疗机构涉嫌骗保1300…
3、从昆山爆炸案看基层工会组织作用发挥
4、【热点聚焦】抗击埃博拉 全球在行动
5、【高谈阔论】或许不能小觑韩寒、郭敬明的文学史意义
   中国妇联
1、支招:手机用户自我保护小方法
2、山东体彩4.97亿大奖得主现身领奖 捐2千万设慈善基金
3、专家:“随母姓”有助于消除“男孩偏好”
4、宋秀岩:积极推进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和妇联工作改革创新
5、《神秘世界历险记2》首日火爆  倡导节水从娃娃抓起
   播客·视频
改革需啃下“硬骨头”改革需啃下“硬骨头”
六大为何远赴国外召开六大为何远赴国外召开
   时政要闻
·首钢搬到新家,挺好(记者笔记)
·产业大挪移 纵横京津冀(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篇)
·赣南两年 缘何蝶变(快评)
·西藏的明天更美好
·赣南苏区再启程
频道精选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时政资料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张德江活动报道集
●俞正声活动报道集  ●刘云山活动报道集
●王岐山活动报道集  ●张高丽活动报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