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社会共治,就没有食品安全
2014年06月23日16:41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新华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胡浩 崔清新)颁布实施五年后,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23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初次审议,拟建立“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尽管尚在修订之中,这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律已被寄予各种厚望。
正如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离不开完美的协同配合,守住食品安全的防线,绝不是一部法律就能完成的战斗,同样需要各方面各环节互相配合的“社会共治”。
精彩的球赛首先离不开奔跑着的球员努力尽责的表现,食品安全也同样首先需要作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承担其主体责任,主动把好上下游产品质量关,凭借过硬的产品、细致的服务、可靠的诚信赢得消费者的喝彩。食品安全归根结底是“产”出来的,如果生产者不生产不安全的食品,如果销售者不销售不安全的食品,食品安全之忧自然消解。
足球比赛中,守门员承担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职责,而守护着食品安全大门的政府监管部门,职责就是不让有问题的产品流到消费者的手里。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无论是制定政策、确定标准还是市场监管,无论是审批许可还是执法监督,政府都负有责任。因此,各级政府在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方面,应多一些“马前卒”,少一些“马后炮”;多一些“组合拳”,少一些“太极拳”;多一些铁面执法,少一些人情勾兑。
裁判,是比赛中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力量,包括主裁、边裁和第四裁判。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中同样不可或缺将违规者处罚直至宣判出局的力量,包括执法部门和行业协会、媒体等社会组织,以及众多消费者。人人都是不合格食品的潜在受害者,当公权机构与民众都同时享有知情权、监督权、举证权,市场便如同多了无数火眼金睛,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无所遁形,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实现食品安全领域的社会共治,需要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共同落实,行业自律和社会他律共同生效,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共同激活。只有形成社会各方良性互动、理性制衡、有序参与、有力监督的社会共治格局,才能不断破解食品安全的深层次制约因素,才能不断巩固食品安全的微观主体基础和社会环境基础。
(责编:杨孟辰、李婧) |
相关专题 |
·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 |
![]() |
中国人大 |
|
1、吉炳轩出席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座谈会 2、高校涨学费 3、全国人大代表赴南昌等地调研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情况 4、农村水源纳入保护范围 5、陈昌智率调研组到山东省调研土壤污染防治情况 |
中国政协 |
|
1、昆山台企爆炸警醒:赚钱勿忘安全 2、面对埃博拉 我们有准备 3、治疗“埃博拉”可尝试抗毒血清疗法 4、台舆论:“和平倡议”不能改变日本 5、台湾学生将真实大陆带回家 |
中国工会 |
|
1、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队位列积分榜第二 2、医保新农合存诸多漏洞 秦皇岛69家医疗机构涉嫌骗保1300… 3、【大众话题】“意外”发现震区的贫困 4、从昆山爆炸案看基层工会组织作用发挥 5、东营出台大学生创业就业新举措 |
中国妇联 |
|
1、支招:手机用户自我保护小方法 2、巴西夫妻寻母时 发现是亲姐弟 3、山东体彩4.97亿大奖得主现身领奖 捐2千万设慈善基金 4、李晓杰当选吉林省妇联主席(图/简历) 5、烟囱花43万变温度计 网友称此举浪费公帑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云南昭通纪委处分3名违反抗震救灾纪律官员 ·蔬菜水产能否带上可靠“身份证”?难,还要做 ·南京官方回应两领导不同时间视察报道雷同:责任人被停职 ·吉林今年已立案查处职务犯罪1824人 涉厅级11人 ·湖南开展专项整治 处理"吃空饷"人员3950人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时政资料 |
|
●俞正声活动报道集 ●刘云山活动报道集 ●王岐山活动报道集 ●张高丽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