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司法的名义拒绝户籍就业歧视
2014年08月09日09:16 来源:法制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资料图片)
□毛开云
去年4月,安徽省宣城市女孩江亚萍在报考南京市人社局时,只因不是南京户籍而被拒之门外。经过长达15个月的诉讼,江亚萍在昨天拿到了1.1万元的赔偿款,这也为全国首例户籍就业歧视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8月8日《京华时报》)。
都说男女平等,都说人人平等,平等如何体现呢?全国首例户籍就业歧视案了结,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现实意义。正如这起案件的获胜方江亚萍所言,重点不在赔偿金,而是寻求一种平等。
平等人人追求,似乎触手可及而又遥不可及。不是吗?现实生活中,不平等随处可见,各种就业歧视多如牛毛,什么性别歧视、学历歧视、身高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全国首例户籍就业歧视案了结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就此断言就业歧视将寿终正寝,无疑太不现实。一者,不是每个人都会像江亚萍这样较真,长达15个月诉讼所花的人力、财力、精力、时间和情感等,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二者,这起案件是经过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在制度执行的刚性上已经打了折扣,倘若对方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结局可能会是另一种状况,江亚萍很有可能被时间拖垮。
当然应该乐观地看到,就业歧视案既然已经破冰,既然有人敢吃螃蟹,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和文明。这次是首例户籍就业歧视案胜诉,下次可能是首例性别就业歧视案胜诉,下下次可能是首例身高歧视案胜诉。有了一起起就业歧视案胜诉,一定能积小胜为大胜、汇小流成汪洋。用发展的、科学的眼光看问题,将来肯定会有一天,就业歧视将不复存在,歧视将从现代汉语词典中消失。尽管这一天非常遥远,但应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消除包括就业歧视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歧视,需要完善的制度支撑和强有力的执行,需要每个公民敢于像江亚萍一样拿起法律武器维权,需要相关单位自觉主动地遵纪守法,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人人平等、拒绝歧视的良好氛围。无论建设法治中国还是和谐社会,都必将把歧视扫进历史的陈迹中去。
(来源:法制日报)
![]() |
中国人大 |
|
1、吉炳轩出席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座谈会 2、高校涨学费 3、娄底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4、《浙江省社会救助条例》今年11月起施行 5、农村水源纳入保护范围 |
中国政协 |
|
1、面对埃博拉 我们有准备 2、昆山台企爆炸警醒:赚钱勿忘安全 3、治疗“埃博拉”可尝试抗毒血清疗法 4、美埃博拉患者服新药后持续好转 5、台舆论:“和平倡议”不能改变日本 |
中国工会 |
|
1、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队位列积分榜第二 2、医保新农合存诸多漏洞 秦皇岛69家医疗机构涉嫌骗保1300… 3、【大众话题】“意外”发现震区的贫困 4、东营出台大学生创业就业新举措 5、【打工路上】落实配套政策,真正释放户籍制度改革红利 |
中国妇联 |
|
1、巴西夫妻寻母时 发现是亲姐弟 2、夜遇色狼巧周旋 聊出身份擒凶犯 3、李晓杰当选吉林省妇联主席(图/简历) 4、烟囱花43万变温度计 网友称此举浪费公帑 5、专家:“随母姓”有助于消除“男孩偏好”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近年免职官员逾三成复出 涉性丑闻官员难复出 ·山西两个部门“神仙打架”3年 10座煤矿“换证无门”遭殃 ·昆山爆炸案曝政府招商无底线:老板怎么顺心怎么办 ·新疆阿克苏地委委员、常务副专员蒙志鹏被开除党籍 ·新疆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彭振华被开除党籍公职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时政资料 |
|
●俞正声活动报道集 ●刘云山活动报道集 ●王岐山活动报道集 ●张高丽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