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广东人大代表约见政府官员

2015年08月08日08:55 | 来源:法制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广东人大代表约见政府官员

  □ 本报记者 章宁旦

  学前教育问题一直是广受关注的社会热点。广东省幼儿“入园难”难题目前虽有所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今天上午,黄海燕、黎名准、陈小青、刘晓乐、袁爱民、李启和6名广东省人大代表,就解决学前教育的存在问题,约见广东省教育厅、省编办、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

  在约见座谈会上,人大代表指出,广东学前教育目前存在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尚无有关保障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法规,公办幼儿园教职员工编制不足,学前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不高,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

  广东自实施《广东省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以来,学前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充实和扩大。据广东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李亚娟介绍,截至2014年底,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67%,比2010年提高13.1个百分点,各县(区、市)公办幼儿园比例达到30%以上。2014年,广东开始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根据计划,到2016年底,全省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比例达到75%以上。

  “目前,公办幼儿园比例是否达到30%以上?经过调研发现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在一些地方的占比甚至不到10%,肇庆120多所幼儿园只有10所是公办的。”黄海燕对此质疑称,按照目前的情况,2016年底实现全省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例达到75%以上的目标很难。

  对于编制不足问题,广东省编办副主任吴青川指出,在机构编制保障上,2012年广东省出台了幼儿园编制标准,2012至2014年,公办幼儿园从556个家增长到992家,编制从17452个增长到22869个,两年增加了5000多个编制。此外,两年间,在总的编制增加的情况下,公办幼儿园经费自筹的事业编制在原来2800多个的基础上下降了700多个。

  对此,人大代表认为,增加5000个编制仍未能满足学前教育发展需要,要加强地区统筹,将编制向教育系统倾斜。

  “根据中央关于机构编制只减不增的规定,由于总的编制不能增加,增加的5000多个编制都是从其他地方调剂过来的。”吴青川表示,省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编制在本系统或跨系统的调剂,并探索对跨地区的编制进行宏观调控,通过对其他地方的结构性调整来满足学前教育增量特别大的地区的需要。

  此外,吴青川介绍,广东省还探索对一些领域不纳入编制管理,并将其编制名额补充到教育中去。

  人大代表还在约见座谈会上提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工资待遇低等问题。对此,广东省财政厅副巡视员邹清莲说,2011年到2014年,全省公共财政累计投入学前教育经费有78.67亿,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5.3%。此外,省财政安排专门资金支持乡镇幼儿园建设,并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8400万元对贫困家庭进行学前教育资助。

  对于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不高问题,邹清莲认为是所在地区的“标准”问题。她表示,公办幼儿园教师已经纳入全省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范围,享受与所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同样的保障。此外,对于民办幼儿园教师也要求各级政府制定最低工资水平的指导意见。

  “无证办园怎样取缔?哪些部门负责?”陈小青认为,目前无证办园问题在很多地方都比较突出,一些家庭作坊式的办园带有严重的安全隐患。但是对这一问题行政执法乏力,很多时候都“雷声大,雨点小”。黎名准也同时指出,要加大对民办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实施宽松的准入和严格的监管,弥补公办学前教育的不足。

  黄海燕建议,要针对学前教育进行地方立法,通过法规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的有关体制机制,保障学前教育投入,通过制定减免税费等政策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生均拨款、专项经费、奖补资金和教师补贴等方式,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并通过法规对民办幼儿园的开办、经营进行规范管理。

  本报广州8月7日电

(来源:法制日报)

(责编:刘茸)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