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税收下行之际 严防对企业“挖地三尺”
2015年08月29日09:03 来源:人民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人民网北京8月29日电(刘茸)昨天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了上半年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审议中,不少委员注意到,在我国实体经济维持了7%增长的前提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增长5.4%,其中税收收入仅增长4.5%,整体形势并不乐观。
辜胜阻委员指出,预算报告提及土地出让金今年已经下降了38.2%,下行厉害,这意味着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问题已经显现。
黄华华委员则认为, 企业效益不好是税收减少的重要原因,从数据来看,占据税收重头的增值税只增长2.5%,其中工业增值税零增长,这直接反映出企业的效益水平低下。全国人大代表王学东持相似意见,他指出,过去当GDP的增长高于10%时,税收增长都在20%以上,现在GDP保持7%,但是税收已经落到了增长4.5%,这也是企业动力不足的表现。
辜胜阻建议,在财政收入吃紧时,愈发需要严防挖地三尺收过头税,这样做对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将进一步影响税源。
“社会的细胞关键在企业,如何提高企业效益,为企业创造条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黄华华也认为。
郑功成委员说,,现在需要检讨我们的现行政策,检讨现在的发展思路,因为只将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手段,为了增长而讲消费,出发点不是培养长期的、稳定的需求与消费市场,不见得就能真增长。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只把消费简单等同于拉动增长的工具和手段,那么养老、健康、文化消费是上不来的。
陈昌智副委员长也指出,当前更重要的是要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要让民间资本积极主动地投入市场,这就需要在政策上给民间资本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让民间资本有利可图。
吕薇委员则建议,从稳定市场主体信心的角度,增加政策的可预期性。美联储在加息问题上一直明确讨论,从而给市场明确的政策信号和预期,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她认为,我们的一些政策有时出台比较急,赶在周末、晚上,未来应该进一步增加政策的可预期性,出台前一定要给市场适应准备的过程。
吴晓灵委员从全局角度指出,中国是个13亿人口的大市场,世界500强都到中国来开辟市场,但是我们自己并没有把我们13亿人口的市场开发好。“中国只要自己眼睛向下,眼睛看着老百姓的需求,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把中国生产的主要目标放在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上,而不是满足GDP的增长上,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增长。”她认为。
(责编:刘军涛) |
相关专题 |
·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 |
![]() |
中国工会 |
|
1、【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 2、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为推动新时代… 3、坚守理想践行初心,为党的工运事业贡献智慧力量 4、安徽省总工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劳… 5、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三天两次主持重磅会议 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出版发行 ·新疆干部群众:借“文化产品”攻击新疆必将以失败告终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时政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