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熟人社会如何搞监督(记者手记)

正  泽
2016年06月22日08:4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监督,首先意味着给对方工作作出好与不好的判断。在以区县为代表的基层社会,这种判断的结果往往是说好话的多、说坏话的少,种花的多、栽刺的少。为什么?中国的区县、乡镇,还是典型的熟人社会,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抬头不见低头见,有时甚至在一个屋檐下,经常还要面临角色互换,动真格、硬碰硬的监督难上加难。

  人大监督便遇到这样的尴尬,虽然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及其相关部门的监督权,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人大的监督软绵绵,有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性表态,有的是不痛不痒的批评性意见,与监督所要发挥的督促作用相比,更像是打太极、走过场、当好好先生。

  在重庆奉节采访,两次测评“不满意”将问责的做法令人眼前一亮。制度的刚性约束,不仅把过去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一下子解决了,还不伤双方和气,实现了人大对政府工作既监督又支持的初衷。成功经验背后的原因,是抓住了在熟人社会开展监督工作的规律。

  因为是熟人,所以监督时常常抹不开面子。此时,可否对事不对人成为监督是否有力的关键。中国人讲“先礼后兵”,通过制度化的安排,把为何监督、怎么监督、如何问责说清楚、亮明白,让公事公办成为共识。

  因为是熟人,所以监督时常常手下留情。此时,能否做到表达意见不“骑墙”成为监督能否发挥实效的关键。奉节走出以往测评多是“基本满意”的怪圈,让代表表达意见更直接、不含糊,让是非更分明。

  因为是熟人,所以监督时常常凭感觉。此时,是否有理有据成为监督是否公道的关键。票决前,组织集体调研,拿出调研报告,把问题摆在桌面上,把个人态度和集体意志有机统一起来,使监督权本身受到制约,从而使监督甚至问责更加令人心服口服。

  基层人大的监督工作,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过场戏。更多的基层人大应该充分行使手中的权力,走出“只听打雷、不见下雨”的尴尬,在基层治理中供给更强大的推动力。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22日 18 版)
(责编:刘茸、李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