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威脅叫互相傷害
2013年04月10日07:10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劉道偉/畫
日前,河北省霸州市環保局內部員工舉報,霸州市副市長韓清華一家有9套房產。4月8日記者就其中6套與韓清華核實,他表示其中3套為其家人所有,2套已出讓,還有1套不存在。韓清華多次詢問記者是否有錄音,並表示“我希望咱們都不要互相傷害”(4月9日《新京報》)。
很顯然,在霸州市副市長韓清華的眼裡,霸州市環保局內部員工舉報的內容以及記者對自己的求証,都是對其進行的“傷害”。但什麼是“互相傷害”呢?韓清華沒有具體“明示”,我們自然無從得知。而既然是說“不要互相傷害”,言外之意就是“別讓我傷害你”。一位身在異地的官員,如何“傷害”採訪自己的記者呢?是再次上演“進京抓記者”,還是再導演一次“跨省追捕”?或者是一個電話打到報社領導那裡,讓年輕的記者第二天就拎包走人?
如此這般,相信都會被韓清華否認。身為霸州市副市長,面對採訪顯然已是“身經百戰”,他原本不至於如此“沒水平”。然而不得不說,類似的威脅,從幼兒園孩子受欺負時的“放學你等著”,到街頭小痞子挨打后裝模作樣地喊“我去告訴大哥”,再到韓清華這次所說的“我希望咱們都不要互相傷害”,其實都是因循著一個路數。
面對監督,韓清華副市長沒有擺正心態。擺不正心態自然會認為自己是被算計的“倒霉蛋”,認為平息質疑的方式是“擺平”媒體。當然站在公共視角看,要想鏟除這樣的土壤,還需從“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做起。因為要從制度設計上讓掌權者明白,公權力是用來擺平社會問題的,錯用來擺平公共監督那是違法亂紀,搞不好還會丟掉頂上烏紗。
河南 李記 編輯
(來源:法制日報)
![]() |
中國人大 |
|
1、“死亡名單”暴露信貸監管漏洞 2、枝江市人大常委會實行建議辦理工作問責制 3、包頭女醫生被害案凶手一審獲死刑 4、公車貼“公牌” 讓“籠子”關住特權 5、江蘇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2013年履新展望 |
中國政協 |
|
1、俞正聲會見泰國公主詩琳通 2、河南陝縣政協主席等5名官員福建考察遇車禍身亡 3、毛澤東署名致張學良信函公布 詳述未來作戰計劃 4、俞正聲:政協新聞宣傳工作要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增進… 5、俞正聲:辦一份委員想看愛看、開卷有益的大報 |
中國工會 |
|
1、大連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提高幅度10% 2、雲南首個農民工法援中心一年半受理案件不足百起 3、“光盤行動”倡導節儉 4、邢台礦力推“七大工程” 5、上蔡民警撿失物苦尋失主 |
中國婦聯 |
|
1、馬可談“例外”:從一開始就堅持國際化設計理念 2、性愛時溫度決定生男生女? 3、林妙可事件引熱議 評論:微博有邊界 閑玩須謹慎 4、“第一夫人”外交:出訪的別樣風景 5、李安勵志奮斗史:曾失業在家六年靠妻子養活 |
播客·視頻 |
|||
|
|
時政要聞 |
|
·廣東砍掉八成考核評比項目(事件新聞) ·走中國特色住房保障道路 ·張德江會見柬埔寨首相洪森和蒙古國家大呼拉爾主席恩赫包勒德 ·李克強同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會談 ·今年底前重點排污企業須安裝自動監測設備(政策速遞) |
頻道精選 |
|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
||
|
重要理論 |
|||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
時政資料 |
|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