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大專題|政協專題     熱詞:歷年兩會|熱搜榜
人民網>>中國人大新聞>>代表委員報道集

代表建議重視京津冀生態問題導致的大氣環流變化

2014年03月06日16:42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驅霾靠風吹,無風怎麼吹?

  ——代表建議重視京津冀生態問題導致的大氣環流變化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王民 朱峰)“華北是霧霾重災區,首要原因是大氣污染,在污染問題沒有徹底解決時,驅散霧霾基本靠風吹。但是,沒有風怎麼吹?”在6日的河北代表團小組審議中,全國人大代表、張家口市政協副主席祁萬利說,“這些年,華北地區的西北風明顯少了,大氣環流變化反應的深層生態問題值得高度重視。”

  祁萬利說:“在我小時候,張家口從10月到來年3月都有幾場雪,當地有句俗話叫‘十月雪賽鑄鐵’,山陰積雪半年不化,冬天平均氣溫零下15攝氏度,最低達到零下30多攝氏度。”但最近十幾年,張家口冬天氣溫比北京低不了多少,熱空氣上升,冷空氣無法補充,難以形成吹響華北平原的西北風。

  “風天少是因為溫差小,溫差小是因為降水少。”祁萬利表示,十幾年來,冀西北降水量減少給北京帶來明顯影響。他舉例說,冀西北潮白河、永定河沖擊形成北京平原,是北京表水、地下水水源地。由於地下水自然高差,過去,北京海澱區泉水特別多,是個“水泡子”。現在,海澱區見不到那麼多水,說明上游補水能力出了問題。不過,經過多年的生態保護,張家口壩上地區地下水水位開始回升,這是可喜現象。

  祁萬利說認為,京津冀地區大氣環流變化反映了“首都—冀西北生態圈”的深層問題。首都和冀西北是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不應被行政區劃割裂開來,應把“首都生態系統—冀西北生態經濟綜合發展示范區”上升到國家戰略,從北京延慶、懷柔延伸至冀西北張家口,實行統一的生態建設保護政策。

  據祁萬利介紹,目前,張家口市生態補償標准為每畝300元,這筆錢隻能買3株1米高的樹苗,群眾沒有生態建設積極性,往往靠行政命令往下壓。而北京延慶、懷柔等地的生態補償標准為每畝1萬元,一家兩口人單靠種樹,每月收入6000多元。

  祁萬利建議,如果“首都生態系統—冀西北生態經濟綜合發展示范區”能上升到國家戰略,應率先統一京冀兩地生態補償標准,讓百姓在生態項目建設中受益。

(來源:新華網)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解兩會

熱搜詞熱搜代表熱搜委員議案提案

數據來自360新聞

代表委員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