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7日18:18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方青是金華市金東區實驗小學校長。今年她帶來的7份建議中,有一份在去年兩會上亮過相。最后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回復,不過她並不滿意,“問題沒解決,我還會提下去。”
這份建議名為《關於重新建構義務教育財權與事權結合方式的建議》,所謂事權,就是落實學齡兒童義務教育的事項,包括學校布局、教師配置、學籍管理等等﹔所謂財權,就是承擔義務教育所需費用的財政權力。目前,義務教育的財權歸於地方政府甚至是鄉鎮政府。
調研中,方青曾經和多位“新市民”交流,從這些對話中,很能說明問題——“現在收入不錯。可當有一天,我發現孩子似乎和我很陌生了,回家過年時也不說話,平時也不願接我電話。”這些“新市民”爸爸們說,孩子的變化讓他們開始思考這樣的打拼是否值得。
在方青看來,基於中國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性,義務教育發展仍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其中,最本質的問題,是我國各地區之間義務教育發展水平的巨大差距。”
方青介紹,隨著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齡兒童無差別就近入學規定出台以來,大量“新市民”子弟對當地既有教育體系造成巨大壓力,“這也就反映了我國不同地區之間義務教育體系的嚴重不均衡性。”而要做到全國各地的義務教育水平相當,在方青看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義務教育的財權歸於中央政府,“隻有把義務教育的財權設置於中央政府,全國不同地區的義務教育經費才能夠得到大致的平衡。”(本報特派記者 張苗)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