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大專題|政協專題     熱詞:歷年兩會|熱搜榜
人民網>>中國人大新聞>>代表委員報道集

彭建文: 如果沒有綠水青山,寧願不要金山銀山

2014年03月08日09:17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人民網3月8日電(記者羅艾樺)3月7日下午3時,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河源市市長彭建文在廣東團第三組分組討論時表示:如果沒有綠水青山,寧願不要金山銀山。

  彭建文代表說,河源處在東江的上中游,是700多萬香港同胞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地,是廣東的重要生態屏障﹔3月6日上午,當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代表團審議時詢問“東江的水質現在怎麼樣”,頓時感到:如果沒有綠水青山,寧願不要金山銀山﹔實現發展和生態共贏,不僅是共產黨人的第一責任和政治使命,更是一條底線,一條"紅線"。

  請大家可以放一百個心的是:目前,全流域依然保持著地表水二類標准,是全省唯一沒有下過酸雨的地區,其中萬綠湖水庫為一類標准,每年向港供水最高可達11億噸。可以說,生態是河源最大的優勢。

  但生態保護也是河源最重要的責任。一直以來,我們就樹立有底線思維,那就是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也確實犧牲了很多發展的機會。去年,河源參加了三次“PK”,一是新豐江水庫參加國家環保部組織的“PK”,二是燈塔盆地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參加國家農業部組織的“PK”,三是萬綠生態旅游產業園區參加省裡的“PK”,都獲得了成功。這成功,主要說明了各界對河源生態保護工作的肯定,對未來更好做好生態保護工作的期許和鞭策。接下來,河源還要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繼續強化“如果沒有綠水青山,寧願不要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保護和弘揚好“客家古邑、萬綠河源”特有的山水美、自然美、人文美,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資源豐厚的“綠色銀行”。

  具體到今年的工作舉措上,概括一句話就是“治水控污添綠”。在治水上:重點防控萬綠湖生態保護存在的安全隱患,鞏固提升萬綠湖水質。另一個方面就是用最嚴格的經濟、政治手段,保護好東江水和內河涌。在控污上:加快推進東江沿岸中心鎮的鎮級污水處理廠及其管網建設,加快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加快中心城區的雨污分流規劃建設。在添綠上:就是要抓好新一輪綠化河源大行動和推進治採復綠工作,把造林綠化作為生態立市的根基工程來全力推進。今年初接連召開市委常委會、全市造林綠化工作會議,造林綠化工作被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們計劃安排8000萬元到1億元資金,積極利用今年三、四月份植樹節的黃金時期,實實在在開展好新一輪綠化河源大行動。同時,採取鐵的手腕,用最嚴厲的政治和經濟手段管好“一把火、一把刀、一支筆”。

  當然,作為生態保護區的河源更是生態發展區。要堅決按照省委對河源實現“發展 與保護共贏”的殷殷寄托,在加快發展中轉型升級。一言概之就是“面上保護、點上發展”,依托園區優勢和資源優勢,走一條具有山區特色的特色工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道路,立足“一區六園”大力發展園區經濟。重中之重就是要攜手深圳建好深河產業園內的“園中園”,打造深河產業城。同時把生態旅游業打造成全市今年經濟最有震撼性的亮點。讓河源早日實現歷屆黨委政府“客商到、賺錢多、麻煩少、身體好”這一庄嚴而又美好的承諾。

  彭建文代表強調,也真誠希望能早日從國家和省的層面建立起生態補償機制,加大對山區特色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加快山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讓老百姓充分享受綠水青山帶來的好處,更多享受生態保護和發展的紅利。隻有讓生態保護區、生態發展區充分享受到的了發展的紅利,綠水青山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金山銀山”,才能防止更多的城市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來源:人民網)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解兩會

熱搜詞熱搜代表熱搜委員議案提案

數據來自360新聞

代表委員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