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大專題|政協專題     熱詞:歷年兩會|熱搜榜
人民網>>中國人大新聞>>代表委員報道集

確保一渠清水送京津 ——南水北調水源地代表談生態保護

2014年03月11日11:45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李亞楠、徐博)“實現一渠清水如期北送、永續北送,讓京津人民喝上放心水。”全國人大代表、南陽市委書記穆為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目前,丹江口水庫的水可以直接飲用,完全滿足調水需要。

  還有半年左右時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就將汛后通水,按照規劃,今年10月南水北調水將正式進京,平均每年向北京市供水10.5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成敗在水質。”穆為民說,作為“京津水缸”和水源所在地的南陽,愛護水質如愛護眼睛一般。目前,在水源保護最為敏感的丹江口庫區,南陽市不僅封山育林、退耕還林,森林覆蓋率達到53%,還關停800余家污染企業,否定73個大中型建設項目選址方案,終止62個大中型項目前期工作,靜態損失超過100億元。

  另一位來自南水北調水源地的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南陽拓寶玉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元全,專門從丹江口水庫現場抽取丹江水帶到兩會,讓各界代表品嘗。“南水北調是世紀工程,為了南水北調順利通水,近兩年,南陽共移民16.5萬人,遷至河南6地市、158個移民點,可以說,為南水北調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吳元全說。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方面提出,2014年要重點落實主體功能區制度,探索建立跨區域、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這讓來自南水北調水源地的代表感到安慰。

  全國人大代表、著名作家凌解放(作家二月河)說,為保障丹江口水庫水質,南陽淅川縣取締庫區4萬多箱網箱養魚,給庫區養殖戶造成很大經濟損失,國家有關部門應該盡快調研,在對漁民進行補償的同時,著重關注這一群體的長期生計問題。

  穆為民介紹,南陽市在加快發展的同時,要守住1630萬畝林地這條生態“綠線”,400萬畝濕地水域這條“藍線”,仍面臨諸多困難。他建議國家進一步加大對具有全局戰略意義的生態屏障地區、戰略水源地的扶持,不斷增加財政轉移支付,加快實施區域生態補償機制,進一步調動地方和群眾保水、保綠的積極性。

(來源:新華網)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解兩會

熱搜詞熱搜代表熱搜委員議案提案

數據來自360新聞

代表委員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