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好聲音| 調查| 網絡訪談室| 有話網上說| 察輿情| 代表都去哪兒了|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報道集| 法治頻道| 法律法規數據庫|
人民網>>中國人大新聞>>新聞專題>>中國人大60周年紀念專題

開放:人代會的鮮明品格

王萍

2014年09月10日17:09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2014 年必定以特殊的時間節點標定在時代坐標上。這一年,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這一年, 中國正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步。

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上,回眸過去的60 年,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中國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前進、不斷開放的歷史軌跡。

60 年間,全國人代會從建國初期的開放、文革時期的封閉,發展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的逐步公開,並走向現在的開放透明、強調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國家對人民呼聲的及時反饋……開放,正成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鮮明品格。

偉大的品格,是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內生動力,需要在長期奮進中積澱而成。開放,是中國走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曲折而必然的路徑選擇。人民代表大會所走過的60 年歷程驗証了這一路徑,即將迎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60 華誕將再次鞏固和驗証這一路徑。新一屆人大工作正在開放透明中用堅實舉措回應舉國期望,並為中國民主政治的進一步推進奠定新的基礎。

新一屆人大:在開放中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

2013 年,近3000 名全國人大代表投下庄嚴一票, 選舉產生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站在歷史新起點上的全國人大,將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國人關注,世界矚目。

2013 年、2014 年,每年舉行一次的全國人代會和每兩個月召開一次的常委會會議,這裡傳出的中國聲音, 吸引全世界傾聽。

聚光燈下、麥克風前、互聯網上, 人大開放正在全方位見証:一年多來, 新一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不負人民重托, 在繼承中發展, 在實踐中創新, 各項工作實現良好開局, 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推動國家根本政治制度與時俱進邁出堅實步伐。

“我感覺全世界都在看著中國。”許多全國人大代表曾這樣告訴記者,全國人代會期間人民大會堂內外數千名中外記者追蹤採訪代表的場景, 令代表們深感震撼,更加明白履職盡責的重要。

從大會發言人直面記者提問到向記者提供代表建議、代表團簡報,從會議議程實現新聞報道全覆蓋到新媒體直播,從十幾場記者會、集體採訪到一批代表團開放團組……“全國人代會一年比一年開放,一年比一年透明。”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

大會的做法在閉會期間得以堅持:向社會公布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關於“一府兩院”專項工作報告的審議意見、通過互聯網等方式充分征求公眾對法律草案的意見和建議、對專題詢問進行現場直播……

許多記者也感慨,如今的全國人代會和常委會會議的關注度和開放程度“前所未有”!事實上,2013 年、2014 年全國人代會的會風更加開放——早在大會召開半個月前,報紙、廣播、電視、網絡每天都在報道人代會的相關情況。在關注和解讀人代會的輿論場中,公眾在大會前已感受到了會議的熱度。同時,報名參加兩次全國人代會的中外記者總數每年都超過3000 名。會議期間,百姓關心什麼記者就問什麼。面對網絡、電視、廣播、平面媒體的全方位報道,政府部門負責人、全國人大代表等用坦率和睿智的回答向世界展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自信與堅定決心。

透過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一項項舉措,我們可以見微知著,感受到在開放中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的堅定腳步。比如,關注人大動態的記者們敏銳發現,2014 年全國人大首次召開代表座談會為常委會工作報告把脈,將人民當家作主落到實處。3 月9 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報告“出爐”前,1 月24 日,人民大會堂裡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座談會——部分在京全國人大代表應邀對常委會作報告征求意見稿提出意見和建議。記者們還發現,今年3 月5 日全國人代會開幕,代表資料中多了一本帶有彩圖的參閱資料——《政府預算解讀》。這本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與財政部聯合編寫的讀本,為幫助代表讀懂預算,履行好監督職責起到了積極的輔助作用。細心的記者還發現, 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網站記者服務專區及時上載了1000 多條代表建議, 涉及國家經濟社會建設和民生等方方面面。它們是代表們過去一年間, 甚至更長時間深入調研和深入思考的結晶。

同樣的驚喜還有,記者們發現,今年人代會期間用來書寫代表建議的封頁紙上多了一個選項:同意全文公開、僅同意公開主要內容、僅同意公開建議標題、不宜公開。代表建議封頁首次標注“是否同意公開”,讓代表履職更公開更透明。代表建議公開,小小舉動,卻是篇關乎民主自信的大文章。

人民知情知政,方能當家作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正在開放中與時俱進。歷經60 年滄桑巨變,全國人大正在開放中讓世界正確解讀中國。

全國人代會開放之路:回眸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放盛況

每年春天,越來越多的中外記者走進各個代表團、各個小組審議的會場,全方位深入報道全國人代會。宏觀調控、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網絡反腐、“三農”問題、司法公正……大會上討論的這些與國家發展、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通過記者的報道,讓場外的公眾與大會上關注的熱點實現“同頻共振”。

這些都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最具代表的風景,它反映了今天中國人的民主生活方式。

開放的細節見証國家的進步,體現民主的進程,折射民主前進背后的巨大動力。

從一屆到十二屆,全國人大已走過60 年不平凡的歷程。時光向前追溯,全國人代會又走過了怎樣的一條開放之路?

1954 年9 月15 日,毛澤東主席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今天在我國首都北京舉行。”會議時間從1954 年9 月15 日至28 日。這標志著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是我國歷史上空前未有的團結統一的一次盛會。1226 名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人民日報》記者袁水拍在《六億人民心花開》一文中這樣寫道:“代表們走進了會場,坐上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席位。他們從車

床邊來,從田地裡來,從礦井來,從海岸的防哨來。放下鉗子,放下犁耙,放下鎬頭,放下筆杆、園規……同他們所愛戴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們一起,商量著國家的大事。他們當中有很多是對人民革命事業有杰出貢獻的人,有很多是各個民主黨派、各個民主階層的代表者,他們是六億人民的共同意志的表達者。”

袁水拍採訪了坐在會場開會的來自各方面的代表,他們都興奮不已,感慨萬千。農業勞動模范、山東省代表呂鴻賓回憶了悲痛的歷史和解放后當了農業生產合作社社長的情況,說:這次“庄裡選到鄉裡,鄉裡選到縣裡,縣裡選到省裡,省裡選到中央”,真是不知道該怎樣高興。他輕輕地來回撫摸著那本燙金皮面的代表証書,心中有說不完的話。七十七歲的華僑代表何香凝取出民國元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締造的臨時約法,指點上面載有人民應得的民主權利,顫聲地說:“可是幾十年來中國人民哪裡得到過?從袁世凱到蔣介石,他們做盡了剝奪破壞人民權利的一切罪行。”廣東省代表蔡廷鍇說,蔣介石的偽國大代表選舉,搞了許多鬼事。現在是真正的民主,人民有了各項權利,這是中國開天辟地以來第一次。

全國人民懷著同樣的喜悅和心願。這是中國的大喜日,六億人民心上開了花!需要強調的是,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開放讓會場遠遠超出了中南海懷仁堂的范圍。全國人民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充滿熱忱、高度關注。億萬中國人民在收音機前收聽了會議的實況廣播,在會場外感受了會議的熱烈氣氛,共同見証了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

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外國人坐上了主席台

歷史証明,人代會的開放程度與中國的民主政治進程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在共和國初創的日子裡,人大工作日趨活躍,人代會是非常開放的。

1956 年6 月21 日至7 月6 日,應劉少奇委員長的邀請,芬蘭議會議長蘇克舍拉寧率芬蘭議會代表團對中國進行了友好訪問。芬蘭議會代表團在中國訪問時,正值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期間。1956 年6 月28 日下午,代表團參加了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的大會,當天下午大會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周恩來總理作《目前國際形勢、我國外交政策和解放台灣》的發言。芬蘭代表團成員在大會主席台上就坐,團長蘇克舍拉寧和劉少奇委員長並排坐在一起。蘇克舍拉寧議長在大會上還發表了演說。休息時,國家主席、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副委員長與代表團全體團員一一握手,表示歡迎。

代表團成員中有一位牧師維爾達寧,他在北京訪問了宗教界人士,親眼看到了我國各宗教界人士的宗教生活,改變了過去的錯誤看法。他說:親眼看到了中國宗教界人士是如何生活的,中國的宗教是有自由的,回國后不僅要告訴芬蘭人民,並且要在美國報紙上發表文章。

從芬蘭議會代表團在中國的活動內容,可以看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的“議會”外交是相當活躍和開放的。

走秘密通道的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在“文革”的動亂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備受摧殘,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於1975 年非正常地秘密舉行,不允許媒體採訪報道,人民群眾對這次會議的知情權無從談起。

作為港澳地區的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吳康民先生親身經歷了這次會議。吳康民曾回憶,1975 年元旦過后不久,他忽然接到通知,要召開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了。港澳地區的代表們出發雖是同一天,但為了保密,分別到了深圳再集中。

“到了北京軍用機場,挂上窗帘的大巴士把我們送到了西苑賓館。1975 年1 月13 日晚,舉行第一次大會。第一天去人民大會堂開會,為了保密起見,通知要走秘密通道。晚飯后,點好人數,乘坐大巴士出發。先去一家大賓館,然后由該賓館的地窖走入地下通道。那條地下通道有五六公尺闊,大概可以行駛小汽車。通道隻有微弱的燈光,總之隨著人流走,並拐了幾個彎子。走了40 分鐘左右,便到達大會堂。大會堂的會議廳燈火通明,大會即將開始。”吳康民回憶。

吳康民回憶,“說起記者,和今天可大不相同。因為會議秘密進行,港澳記者當然不可能有。內地記者雖然參加了大會,但也不會來採訪我們。”

吳康民介紹,會議結束后,會議雖然已經公開,但代表的名單沒有公開。對於內地來說,也沒有大張旗鼓宣傳的任務,看報紙的內容,宣傳並不高調,除了刊登幾個正式文件之外,就隻有唯一的一份新聞公報。港澳代表既然沒有公開,港澳地區的“階級斗爭又十分復雜”,所以也可以不宣傳,不表態﹔不過,又不硬性規定保密。“當這種秘密的、不必向選民交代的人大代表,我們的內心也並不好過。”

十年“文革”結束,當共和國從那段夢魘歲月醒來,特別是1978 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的歷史時期,人大制度逐步恢復和發展,全國人代會也迎來了開放的春天。

回眸1988 年:全國人代會開放“新標杆”

冬去春來,時光走進1988 年。這年春天召開了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這次會議以其前所未有的民主氣氛和開放程度,贏得國內外的普遍贊譽和高度評價。

1987年召開的黨的十三大提出的“提高領導機關活動的開放程度,重大情況讓人民知道,重大問題經人民討論”,這一開放的理念在這次人代會上得到生動體現。

外媒對這次大會的突出感受,是外國記者可以旁聽部分小組討論,代表發言主要內容第二天就與讀者見面。會議民主氣氛更濃,會議透明度也明顯提高,哪個記者想得到獨家新聞已不大容易。

正是從1988 年召開的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始,中央電視台開始直播人代會期間的記者會。新興的電視節目《新聞聯播》及時向億萬觀眾呈現著人代會的現場畫面,這些都大大縮短了大會與人民的距離。通過電視直播,人代會記者會的場景從此進入了尋常百姓家,並在群眾中引起了廣泛共鳴,中國的政治透明度大大提高了。

許多代表還記憶猶新。1988 年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面對耀眼的閃光燈和攝影鏡頭,幾位人大代表對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表決時坦然提出反對意見,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人民日報》專門為此發表了一篇《差一點漏掉的特寫》。大會的開放讓百姓開始了解中國民主的運作方式。

當改革開放已走過10 年,日新月異的社會思潮正沖刷著我們古老的國土,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已呈不可阻擋之勢。當千千萬萬民眾以大家庭的成員身份要求“透明”國家重大事務,為之代言、代筆的人又豈能保持緘默。

也是在這次人代會期間,新華社發表的一篇《不再緘默的中國記者群》一文中這樣描述:“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出入北京各大新聞場合的外國記者驚異地發覺,他們的中國同行幾乎‘一夜’之間由緘默變得開朗起來。退回去一年,很難想象尖銳敏感的問題會出自中國記者之口。”

全國人代會期間活躍的中外記者間展開的新聞角逐正是中國民主進程中的一個小小例証。人代會上記者提問的活躍與尖銳正體現了中國的包容與開放。

新世紀新時期:全國人代會迎來開放新階段

1994 年3 月10 日,八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開幕。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現場直播了大會開幕式盛況。從此,全國人代會的“直播”之路越走越寬廣,直播的廣度、深度不斷拓展。

1998 年,中央電視台對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首次採用了背景介紹和現場評論的直播報道方法,實現了直播全國人代會的跨越性進步。

全國人代會在展現開放度上的努力引起了很多西方媒體的注意。1998 年3 月19 日,美聯社在總理、副總理記者會之后播發的一篇電訊稿中說,“在這場面向全國實況轉播的記者招待會后,中國中央電視台在節目中第一時間發表了新聞評論,並在節目中贊揚了新總理的幽默感,這是中國政治開放度增加的一個標志。”

進入新世紀,中國的發展進入新時期,全國人代會也迎來了不斷開放的新階段。確立全國人大三級新聞發言人制度、全國人代會增加現場直播的場次,直播委員長的常委會工作報告,開通“網上新聞中心”,公布代表團駐地地址和電話、代表團團組會議向境外媒體開放……這些新世紀以來全國人代會推動開放透明的一系列舉措,讓公眾與人代會實現零距離接觸,全國人代會的運行更加透明、更加開放。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方便境外記者了解、採訪大會,全國人代會進一步向境外記者開放代表團團組審議,這便是每年全國人代會期間深受境外記者好評的“開放團組”。向境外記者開放代表團團組審議,是近年來全國人代會開放透明的一個亮點。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局負責人介紹,“開放團組”是指各代表團全體會議或小組會議審議各項議程時對中外記者開放,允許旁聽並報道,同時在開放團組活動后組織部分或全體全國人大代表集體接受中外記者採訪。

從2006 年開始,每年全國人代會期間,代表團團組審議向境外記者開放平均達35 場以上。在2010 年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34 個代表團共組織開放團組活動59 次。2011 年的全國人代會上,代表團開放團組活動達37 次。

如今,每年全國人代會期間各代表團的“開放團組”已經走向常態,代表團團組開放不僅成為境外記者報道全國人代會的重要信息源,而且已成為全國人代會開放透明的一個鮮活例証,生動展示了中國民主、開放的國家形象。回望近年的全國人代會,全國人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開放的“亮點”。

值得一提的是,網絡成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后傳播全國人代會的重要渠道。近幾年,微信、手機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的充分參與給會議帶來了新鮮的開放氣象。微信在媒體以及代表之間遍地開花,網友通過微信即可感受到千裡之外的會場溫度。

從1999 年網絡媒體第一次走進人代會,開啟網友與代表互動的先河,到2009 年人代會召開前夕總理的“網絡問政”,繼而人代會期間新聞中心首設“網絡訪談室”,再到如今微博、微信新媒體逐漸開始圍觀、直播人代會,網絡已經成為人代會一個重要的熱度指標。網絡憑借其獨有的快捷、互動、方便等優勢,在近年人代會報道中可謂搶盡先機,形成了從最初的嶄露頭角到今天大放異彩的趨勢。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60 年間,從傳播渠道的單一走向多元,從傳播信息的單向走向互動,正是全國人代會開放之路的生動寫照。開放、透明的人代會在互動中有效搭建了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大平台。

曾經,全國人代會高居廟堂,對於外界而言充滿了神秘色彩。如今,更加開放的全國人代會,給外界更多機會透視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了解中國發展走勢。透過開放的全國人代會,世界看到了一個越來越開放、越來越自信的中國。在人民代表大會60 華誕到來之際,全國人大將再次讓世界感受中國政治透明度和熱度,並將中國的民主政治推向一個新的高度。讓我們共同期待!

來源:《中國人大》雜志社

(責編:李楠楠、楊成)
相關專題
· 中國人大60周年紀念專題
新聞檢索:    
   中國人大
1、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在京舉行
2、人民當家作主之路越走越寬廣
3、圖解人大:新中國憲法的變遷史
4、人大60周年:中國選舉制度漸趨成熟完善
5、圖解人大:人大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中國政協
1、取消職業資格許可厘清權力邊界
2、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蘭考縣委和 河南省委教育實踐…
3、山東省政協常委:改變農村“老頭帶兒子”行醫的狀況
4、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欽敏在內蒙古考察
5、“新預算法”為地方債“開明渠、堵暗道”
   中國工會
1、今年新就業大學生平均月薪2400元 四成人需啃老(圖)
2、平民月餅走俏市場 高檔餐廳中秋遇冷
3、吳良鏞 繪畫、書法、建筑藝術營造人居藝境理念
4、【熱點觀察】哈市一大學女生“有捐必還”值得點贊
5、南昌局提升職工“幸福指數”
   中國婦聯
1、禮盒月餅銷售慘淡 買一送一也難賣
2、女性緣何更易受埃博拉病毒侵害?
3、女性緣何更易受埃博拉病毒侵害?
4、能否隻吃米飯不吃菜? 恆大糧油“放心米”廣告誤導消費者
5、蜂蜜配姜祛除老年斑 可減少脂褐素沉積
   播客·視頻
改革需啃下“硬骨頭”改革需啃下“硬骨頭”
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客戶端:“習大大”背后的民意分量
·衛計委通報8起典型案件大多涉及受賄 10余人被判刑
·官員高調宣布清廉網上公布財產 媒體稱其引火燒身
·河南建政府欠薪應急周轉金制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
·中石化老總談國企限薪:贏得尊重比掙大錢重要
頻道精選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時政資料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張德江活動報道集
●俞正聲活動報道集  ●劉雲山活動報道集
●王岐山活動報道集  ●張高麗活動報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