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中國共產黨新聞強國社區論壇政務通博客微博育兒寶E政播客SNS人民電視|群眾路線網人大政協工會婦聯科協 設為首頁|網站地圖

人民網首頁 新聞專題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數據庫2019兩會調查中國人大60周年紀念專題

袁貴仁:職業教育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 不能簡單辦成升學教育

2015年06月30日22:52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人民網北京6月30日電 今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聯組會議上表示,我國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結構不盡合理,是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和企業用工難並存的一個具體原因,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的症結所在。職業教育必須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堅持以就業為導向,而不能簡單辦成升學教育。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6月3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聯組會議,結合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職業教育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劉德培委員表示,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職業教育已經從以中等職業教育為主發展到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並重,系統地培養技能技術人才,需要推動一批本科高校轉型。這次常委會開展執法檢查,職業學校反映強烈的有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職業學校要升格要上層次,即中職升為高職,高職改為本科﹔二是希望職業學校學生能有繼續升學的前途。請問教育部對這一點有什麼具體的措施?今后發展的具體思路是什麼?在穩定職業教育發展和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方面,教育部會有哪些舉措?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回答時指出,劉德培委員提出的關於職業教育的學校升格、學生升學和一批本科院校轉型等問題,都是職業教育領域社會關心、社會關注的重大問題,也是比較復雜和敏感的問題。

袁貴仁表示,關於職業學校的升格問題,我們的導向是原則上中職不升為高職,高職不升為本科。根據國家四化的進程和小康社會的建設,特別是產業、行業發展的實際需要,應當保持與之相適應的穩定的中、高職結構,各個中、高職學校都要積極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各安其位,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在各自的定位上潛心辦學,形成特色,打造品牌,提升質量,爭創一流。要堅持這個導向,政府部門要在學校的分類管理、分類扶持上採取政策,突出特色,突出質量,突出績效,改變以往簡單按學校層次分配教育資源的做法,盡可能地扶持一批高質量的中、高職學校。最近幾年,示范職業院校的建設就是這樣做的,效果和影響都很好。

袁貴仁表示,推動一批本科高校轉型是一件大事,其基本要義是目前已經是普通本科的高校的轉型發展,而不是高職高專的升格發展,這涉及到職業院校和普通院校的協調發展問題。國務院最近明確提出,總體保持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高等職業教育規模要佔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目前我國高職的招生數僅佔高等教育的46%,一半還不到,更談不到以上。我國普通教育過大,職業教育偏小,這個結構不盡合理,這也是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和企業用工難並存的一個具體原因,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的症結所在。引導部分有條件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類高校轉變,目的是要促進學校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創業能力,而不是為了已有高職院校的升格。具體到某一個行業、專業或者學校,由於我國國情復雜,行業眾多,發展不平衡,我們要在堅持這個原則導向的基礎上,根據國家需要順勢而為,謀定而后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袁貴仁表示,關於職業教育的學生升學,我們的導向是完善職業教育人才多樣化成長渠道,滿足學生成長、成才需求。職業教育必須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堅持以就業為導向,而不能簡單辦成升學教育,這一點是要堅定和明確的。但是學生的就業和不同方式的升學並不完全對立,必須按照全面學習、終身學習的時代特點,為學生多樣化選擇、多途徑成長建立“立交橋”,不能把職業教育辦成“斷頭”教育,使職教學生失去上升通道,這一點也必須是堅定和明確的。綜合多方面因素,我們的主要思路是:一是在一些特殊領域,如學前教育、護理等領域,健全初中畢業生中高職貫通培養的方式。二是逐步擴大高職院校招收已經就業、有實踐經驗的人員比例。三是打破職普界限,建立轉換制度,推進各類學習成果互認銜接。四是在高考招生中,職業院校可採取“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單獨招生的辦法、優秀技術技能人才免試入學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多種機會。五是適度提高高職院校招收中職學校畢業生、本科院校招收職業院校畢業生的比例。

袁貴仁表示,質量是職業教育的生命,既是職業教育的永恆主題,也是職業教育的當務之急。大力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主要舉措有:一是堅持方向,著力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是適應需求,以服務發展為辦學宗旨,走與生產勞動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推動職業院校面向市場、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三是創新模式,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廣泛開展技能大賽,注重發揮行業企業辦學的積極性。五是加快建設,遵循職業教育規律,以就業率為重要指標,全面提高“雙師型”教師和“雙証”學生的比例。六是強化監管,發揮行業企業、用人單位對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作用,不斷提高職教畢業生的就業率和職業教育的社會貢獻率。

(責編:耿聰、劉軍濤)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