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中國共產黨新聞強國社區論壇政務通博客微博育兒寶E政播客SNS人民電視|群眾路線網人大政協工會婦聯科協 設為首頁|網站地圖

人民網首頁 新聞專題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數據庫2019兩會調查中國人大60周年紀念專題

商業銀行法:刪去存貸比指標不等於放緩流動風險監控

2015年08月26日16:26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人民網北京8月26日電(劉茸)商業銀行法近期進入修法程序,其修正案草案被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其中最受矚目的修改是刪去現行法第39條“存貸比不得超過75%”的規定,將存貸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轉變為流動性風險監測指標。

審議中,多數委員都表示,完全贊同這一修改。呂薇委員說, 這有利於緩解當前的融資成本過高。李盛霖委員認為,這一修改符合商業銀行的發展要求,有利於增強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也是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情況下穩增長的一項措施。

還有更多委員提出,該條修改旨在將存貸比變為流動性風險監測指標,那麼相應規則也應跟上。郎勝委員和沈春耀委員提出,第39條修改后,第75條第3項中對應的法律責任部分也應刪除。

馮淑萍委員則指出,銀監會曾經提及要建立的流動性覆蓋率、淨穩定資金的比率等多個流動性風險的監管監測指標,應當加快落實,確保不發生支付風險。謝旭人委員說,即使刪除該監管指標,銀行監管部門也須繼續分析監測好銀行存貸比情況,完善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標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羅范椒芬提及近期全球股市形勢,表示:“我關注市場會如何理解人大常委會在這個時候放寬借貸比75%的上限。”她認為,決定公布時需特別強調,銀監會在防控流動性風險方面和在監管銀行借貸素質方面,存在更有效的指標和監督制度,也要避免過度強調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等風險比較高的信貸支持,以免市場錯誤解讀。

吳曉靈委員則認為,未來還是應該開放大額存款市場,讓願意從事信貸的人通過合法的途徑來獲得信貸的權利,以減少社會扭曲的變相吸收存款的現象。其長期目標是,簡化信貸機構的種類,以更好地簡化市場准入,引導社會資金走向合法經營的道路,從而減少非法集資現象。

(責編:楊成)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