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7日21:03 來源:人民網-法治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8月27日電(趙恩澤) 農村土地流轉交易市場正在形成,但工商資本下鄉,介入土地流轉,仍將受到審慎監管。
“加強對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地監管。”農業部部長韓長賦27日表示,政府將對工商企業長時間、大面積租賃農戶承包地明確上限控制。同時,各地政府將建立健全資格審查、項目審核和風險保障金制度。定期對租賃土地企業的農業經營能力、流轉承包地用途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受國務院委托,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向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報告時作上述表述。
韓長賦透漏,目前,全國縣(市)級以上土地流轉交易市場1324個,鄉鎮土地流轉服務中心17268個。截至2014年底,全國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4.03億畝,流轉面積已經佔到家庭承包經營耕地面積的30.4%。
韓長賦表示,政府鼓勵農民在自願前提下通過互換並地解決承包地細碎化問題。,引導農民以多種形式長期流轉承包地。截至2014年底,全國經營面積在50畝以上的農戶數超過341萬戶,家庭農場超過87萬家,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到129萬家,龍頭企業超過12萬家,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超過115萬個。現階段,對土地經營規模相當於當地戶均承包地面積10—15倍、務農收入相當於當地二三產業務工收入的,將予以重點扶持。
數據顯示,中國農村土地交易市場正快速形成,但風險監管仍將是政府重要工作。
韓長賦稱,一些地方土地流轉求大求快的傾向仍然存在,個別地方甚至將流轉面積、流轉比例納入績效考核,用行政命令強行推動。一些地方農村土地流轉信息不暢、合同不規范,目前全國僅有3/5的縣和1�2鄉鎮建立了土地流轉服務平台,近1�3的土地流轉未簽訂合同。特別是土地流轉中“非糧化”、“非農化”的問題值得警惕,對工商資本違法違規用地、浪費農地資源的行為還缺乏有效防范和監管措施,對糧食規模經營主體的扶持政策尚未落實。
資本下鄉將繼續受到嚴格監管。2015年4月,農業部、中央農辦、國土資源部、國家工商總局四部門印發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工商資本租賃農戶承包地上限控制、分級備案、審查審核、風險保障金和事中事后監管等五項制度建設要求。韓長賦表示,,各地正抓緊研究制定具體措施,加強對工商資本租賃農地監管和風險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