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中國共產黨新聞強國社區論壇政務通博客微博育兒寶E政播客SNS人民電視|群眾路線網人大政協工會婦聯科協 設為首頁|網站地圖

人民網首頁 新聞專題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數據庫2019兩會調查中國人大60周年紀念專題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鼓勵開設老年病專科 專家:法律須落地

2015年10月21日08:57    來源:法制日報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我國不可避免地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12億。“銀發浪潮”的快速襲來,使醫療、保健、生活照料等公共服務需求呈迅速增加的趨勢。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當下各種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騙局層出不窮,看病難、看病貴更是老年群體的常見現象。

  如何使老年人能夠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從而更好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嚴峻挑戰?《法制日報》記者近日走訪老年人家庭、醫院,並採訪專業人士,聽聽他們的看法和建議。

  破保健品騙局 需兒女多關懷

  今年72歲的趙新勇老人,本應有個幸福晚年,卻被保健品騙局打破了生活的平靜。

  趙新勇和老伴住在北京市昌平區宏福苑小區,唯一的兒子已經結婚。因為平時工作忙,兒子很少回家。老兩口近年來身體不好,因此十分關注健康養生。

  在趙大爺家的小區門口,經常有一群穿著工作服的保健品銷售人員發放保健知識免費講座的傳單,吸引了不少老年人,趙大爺就是其中一員。

  “聽了幾次講座后,不知怎麼就相信了,買過不少保健品。”趙大爺告訴記者,他們買的保健品比普通藥店的貴很多,一瓶鈣片就要300元。

  從最開始的免費贈送到后來的洗腦推銷,前前后后趙大爺搭進去了幾萬元。他確定自己被騙了,為此吃不香睡不好,卻不肯告訴兒子。“孩子難得回來,不想讓他不開心。”至於報警,他說,更是壓根兒沒想過。

  【觀點】

  身體健康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前提,但隨著年紀增大,越來越多的健康威脅相繼襲來,很多老年人身體健康指數不斷下滑,對保健品的熱度持續攀升。

  然而,保健品市場騙局百出,銷售人員利用免費體驗、免費講座以及附送禮品等形式與老年人互動,利用老年人求健康的心理,使他們屢陷“溫柔陷阱”。一些商家隻要“忽悠”成功,銷售幾個療程的保健品,就能輕鬆收益上千元甚至數萬元。

  “真正使老年人上當受騙的,其實是空虛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二醫院介入科醫師趙雲指出,多數被騙的老年人都是獨居在家,與兒女溝通交流少,獲取信息和新聞的渠道比較有限。尤其是有一定物質基礎的老年人,平日枯燥和寂寞的生活使其更容易受到騙局的誘惑。可以說,不法分子不僅騙走了老年人的錢,也騙走了老年人的快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六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崔凱指出,實踐中常見的營銷保健品騙局,正是利用了老年人辨別力下降,缺少專業知識,又愛貪小便宜的心理。“需要對老年人加強保健知識的宣傳,開展法律講堂,介紹針對老年人的詐騙行為,並宣傳防范方法,提醒老年人提高警惕,預防上當受騙。並告知其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利益。”崔凱建議。

  “好的保健品不是商品,而是兒女的關懷和陪伴。”趙雲說,兒女常回家看望老人,平時多跟父母交流,可以從很大程度上減少老年人被騙風險。

  醫療資源不均 老人看病困難

  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區黑石頭小區的劉樂雲老人,今年67歲,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老年病,后因缺血性中風引發了偏癱。

  近日她感到頭暈、胃腸不適,兒子孫傳特地請假帶她去了醫院。因要挂的科室太多,要跑兩三個窗口,兩人光排隊挂號就用了將近兩個小時。“需要服的藥有十幾種,得用大口袋裝。”孫傳說,醫院的藥貴,但有的藥隻有醫院有售,再貴也得咬牙給老人買。

  孫傳告訴記者,等待預約拍X光片時間就很長,拍完片子再挂上醫生的號,又要一個月,如此這般折騰下來,劉樂雲老人就不願意再去醫院了,小病一忍再忍,最終錯過了治療的寶貴時機。

  “由於醫保隻有住院才能報銷,但是醫院床位緊張,就在我們等床位的一個多月時間裡,醫藥費又花了4000元。”孫傳說,由於老人的病情多樣且是長期性的,住院沒多久便出院了,隻能在家治療。這些費用累計起來已達數十萬元,對於他們這種工薪家庭來說是很重的負擔。

  【觀點】

  “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是老年人看病難的一大主因。”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市第四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高廣生建議,應明確各級醫院的職責,讓小病、慢性病在社區治。同時做好規劃,使每個區域都有能承擔一些疾病的后期護理和治療的二級醫院,做好雙向轉診。這樣既節約了大醫院的資源,也減少了患者的周轉環節和費用。

  崔凱建議加大醫療方面的投入,提高社區醫院醫療水平,讓社區醫院分流大醫院的就診壓力,開辟老年人健康檢查綠色通道、定期上門巡診、進行保健指導、日常宣傳等,杜絕“小病拖、大病熬”的現象發生。

  “加大醫療投入是根本,建議擴大醫保范圍,提高一些老年病患者的醫保報銷比例,非住院治療的費用也能按比例報銷,對於農村以及困難家庭應減少申請報銷醫療費用的復雜環節。”崔凱稱。

  發展老年醫學 實現健康養老

  在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記者見到了正在排隊候診的方大爺。他今年71歲,身患骨質疏鬆、高血壓、白內障、冠心病等十幾種老年病,每次需要看好幾個科室。由於家人不在身邊無法陪同,方大爺隻能自己前往醫院,看完這個科室,再趕去另一個科室就診,經常錯過叫號,耽誤看病。

  “科室在不同區域、不同樓層,這樣跑上跑下的麻煩不說,身體也吃不消。不知道到底是來看病,還是來找罪受的。”方大爺抱怨道。

  由於病情復雜,他一個月要來醫院四五次,而且病情時好時壞,使他長期飽受病痛折磨。

  【觀點】

  老年人是一個特殊而復雜的群體,常同時患有3種或3種以上多系統的慢性疾病且存在並發症,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如糖尿病、腎病、心力衰竭等。各種症狀的出現和損傷的累積效應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加。老年人這些特有的疾病特點在專科診療模式下很難全面解決。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將老年醫療衛生服務納入城鄉醫療衛生服務規劃,將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常見病預防等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鼓勵為老年人提供保健、護理、臨終關懷等服務。國家鼓勵醫療機構開設針對老年病的專科或者門診。醫療衛生機構應當開展老年人的健康服務和疾病防治工作。

  “老年醫學已成為現代醫學中必不可少的前沿學科,我國的老年醫學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高廣生說。

  高廣生建議,各大醫院都應設立老年病科,不單單是針對某種疾病,而是對隨著年齡增長,老人生理、心理、肌體所發生變化進行綜合研究。“可以先以已有的干部保健科為基礎,擴大至普通病房,軟硬件資源共享,開設普通老年門診和中長期雙向轉診基地,並逐步過渡到獨立老年病科。同時,建立起老年常見病預防與控制體系,讓老年人享受專業的、有針對性的醫療服務。”高廣生說。

  隨著我國醫療改革的深入發展,國家日益重視老年病的防治工作。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五十條規定,國家採取措施,加強老年醫學的研究和人才培養,提高老年病的預防、治療、科研水平,促進老年病的早期發現、診斷和治療。國家和社會採取措施,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老年保健知識,增強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識。

  “目前我們的老年醫學仍停留在以單個器官系統為中心的單純疾病診治的傳統亞專科模式,缺乏現代老年醫學知識理念。”高廣生建議,規范老年醫學專科醫師培訓模式,建立老年醫學人才培訓基地,在內科系亞專科中加入老年醫學科。(記者 朱琳 張媛)

(責編:劉茸、張雨)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