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6日08:18 來源:法制日報 手機看新聞
光影工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許亮最近心情有點兒復雜,因為他投資拍攝的電影《女漢子完美戀人》即將上映,這意味著他馬上要面對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拿什麼來保護你,我的票房。
一直以來,電影圈裡存在一個怪現象,口碑越好的片子,被偷走的票房也就越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一部票房過十億元的電影,至少要被偷掉10%,有的甚至達20%。尤其伴隨近年來中國電影票房井噴式增長的大背景,偷票房甚至成為一種常態。”
“必須嚴厲打擊偷票房的行為。”許亮稱,如果電影行業的競爭不充分,那麼整個產業的發展都會受到極大的負面影響,甚至嚴重影響國家的財稅收入與電影創作者的積極性,那對中國電影發展的打擊將是致命的。
偷票房花樣百出
一直以來,中國電影領域並沒有專門的法律,僅靠一些部門規章來管理。然而,靠這些部門規章來根除偷票房頑疾,並非易事。由於偷票房違法成本很低,甚至幾近為零,所以偷票房現象愈演愈烈、花樣百出,高低段數層出不窮。多位電影業人士描述了眼下最為流行的幾種“招數”:
招數一:偷龍轉鳳,貨不對板。這也是較為低段數的偷票房手段。曾參與電影《烈日灼心》制作的電影人李力佳就曾在電影上映期間遇到這種情形:“當時我們這部電影的口碑和票房都不錯,但是很快就有觀眾在微博上告訴我們,她想看的是《烈日灼心》,但是交了錢之后,電影院給的票卻是另外一部國產電影,只是人工在票面上寫著一個‘烈’字。對於這種行為,我們當然很氣憤,但是卻沒有辦法。”據了解,這種低段數的偷票房手段,一般多發生在二三線城市或是一些邊遠地區,影院打起擦邊球,也無人監管。
招數二:推出套票,分走一半。小高是一位影迷,今年暑假,他去電影院想看《速度與激情7》,票價40元。買票的時候,工作人員滿面笑容地問:“先生,我們現在這裡有套票,也是40元,您在看‘速7’的同時,還可以再多看一部電影。”同樣的價錢,還可以多看一部,小高欣然購買了這種套票。拿到票后,他發現,票面上顯示的是“速7”票價20元,另外一部片子也是20元,生生地分走了“速7”一半的票房。
招數三:轉移視線,乾坤挪移。在一些小城市的電影院,為了達到偷票房的目的,有的影院甚至連票都不提供,觀眾在交完錢后,影院會以各種優惠措施來加以彌補。比如,不需要排隊,直接單獨開個場子放映等。很多觀眾為了節省時間,圖個方便,便欣然同意。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影院方面之所以敢偷票房,與目前的一些放映發行機制有很大關系。實際上,作為放映方,電影院擁有一些自我空間。片方在跟電影院談的時候,往往只是規定一部片子的票價最低不能低於多少,即有一個最低限價。雙方最終結賬的時候,就按照這個標准計算,但是最高的具體價格則由影院自主決定。這樣一來,在二三線城市等末端的一些院線就有很大的自主權,天衣無縫地把票房移花接木。
片方稱束手無策
“根本沒地兒說理去。”談到被偷票房,很多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都有這種感受。
近年來,國內幾大電影公司,包括華誼、博納、萬達等在內,開始開展自救,成立了一個所謂的“監票公司”,這也被業內自嘲為“校園糾察隊”。這個公司的功能就是,通過雇用一批自有員工,在全國范圍內以普通觀眾的身份買票觀影,發現有偷票房行為后,採取措施加以制止。但實踐中效果卻並不明顯。在一些三四線城市,市場監察仍然鞭長莫及,甚至一些監票人員與影院勾結,從中賺取非法利益。
“這種自救形式隻能抓一些‘小毛賊’,對真正‘大盜’是束手無策的。”許亮說,在電影產業促進法出台前,這種事情真的是沒地兒伸冤。電影人需要拿著法條來維權,而不是舉著工作証來維權。
除了偷票房,虛報瞞報票房也是當下電影行業中不容忽視的問題。據了解,中國共有40家院線從9家公司分別採購相應的售票系統軟件,如果電影院要加盟,就需要安裝此套系統。目前除了一些廠礦企業以及一些大專院校所屬影院之外,其他的影院都早已採取了相應的系統統計票房。
但是,這種電腦操作系統仍然有漏洞,偷票房的現象依舊可以發生。李力佳說,由於有的操作系統中數據並非實時上傳,別有用心的人會在一天放映結束后,對系統手動操作,將其中若干場作退票處理,對外則宣稱是因為停電等不可抗力原因退票,來達到瞞報票房的目的。
靠法律手段嚴懲
針對這種票房亂象,為保障電影從業者的合法利益,近日提請審議的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將電影發行和放映明確納入法治監管下,進一步對影院票房統計作出明文規定。草案第三十三條規定,電影院的設施、設備以及用於流動放映的設備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電影放映技術標准。電影院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開始放映時間之后至電影放映結束前,不得放映廣告。電影院應當安裝符合國家標准的計算機售票系統,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如實統計銷售收入。
對於法律責任,草案第四十九條規定,電影院未如實統計銷售收入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特別嚴重的,由原發証機關吊銷許可証。
“其實對這種偷票房的行徑,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嚴懲。”業內專家認為,一旦電影院由於偷票房被舉報,在查証屬實的前提下,隻需在一定時期內,停止向其供片即可,讓其無片可放、無票房可偷。電影院的命脈就在於拿到片子,如此電影院勢必要考慮違法成本。與其不痛不痒地罰點兒錢,莫不如直接卡住違法者的命脈。同時還可以規定,違規供片的院線也要承擔相應責任,並處以吊銷執照等處罰。雙管齊下,效果勢必會顯現。法律如果這麼規定,那誰也不會再冒這麼大的風險去偷那麼點兒票房了。
此外,許亮認為,諸如繳納保証金等防止偷票房的措施雖然會有一定作用,但會增加電影院的成本,反倒容易滋生腐敗空間。
“下一步,法律懲治偷票房時必須要公開公平,不論遠近親疏,都一視同仁。”許亮建議,執法部門的職責必須要在法律中予以明確。(記者 朱寧寧 李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