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國家安全法規定,國家加強國家安全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今年4月15日是我國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這是新形勢下我國加強國家安全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的重要舉措,對於促進個人福祉與國家安全意義重大。
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也是人民福祉的保障。新時代不僅呼喚新的發展觀,也需要新的安全觀。習近平總書記就曾明確強調,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學“習”總體安全觀,無疑有助於構筑國家安全堅固屏障。
以人民安全為宗旨。所有安全問題歸根到底都由人民來感受、決定和評價,維護國家安全的根本目的也就在於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障人民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的價值主張,也已成習近平總書記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第一要義。以人民安全為宗旨,就要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真正正夯實國家安全的群眾基礎。
以政治安全為根本。國家安全包括政治安全、經濟安全、軍事安全、文化安全等,其中政治安全是根本與核心。沒有政治安全,其他方面的安全就無從談起。對於政治安全而言,其中最關鍵的還是確保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絕對鞏固。而要做到以政治安全為根本,就必須把政治安全、政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高度敏銳、高度自覺加以維護,為國家安全提供根本政治保証。
以經濟安全為基礎。冷戰結束后,經濟因素在國際關系中地位上升,經濟和科技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競爭成為各國之間競爭的焦點。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經濟安全概念更是愈益復雜,中國崛起遭遇空前挑戰。以經濟安全為基礎,就必須保障經濟制度安全、國民經濟安全、金融體系安全、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提高國家經濟實力,為國家安全提供堅實物質基礎。
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軍事安全是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等其他安全利益和目標的重要手段,文化安全是確保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獨立和尊嚴的重要精神支撐,社會安全直接影響著人們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涉及到國家安全穩定。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就要努力構建集政治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信息安全等於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
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親望親好,鄰望鄰好。當今世界正日益成為“地球村”,任何國家都不可能脫離別的國家而存在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就曾明確指出: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實現脫離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沒有建立在其他國家不安全基礎上的安全。“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團結上”,安全不是你死我活而是求同存異,隻有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促安全才能實現世界長治久安。
安全不僅關系到國家命運,也關系到每個國民的命運。習近平總書記“總體國家安全觀”創造性地提出了富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安全價值觀念、工作思路與機制路徑,已成“新國家安全觀”。而今“十三五”已經開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已如火如荼,我們更應緊緊扭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個時代主題,強固安全底線,提升安全系數,為破浪前行的中國航船構筑更為堅固的安全屏障。(南方網秦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