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个中央部门公开部门预算
2013年06月28日06:47 来源:法制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审计工作报告
本报北京6月27日讯 记者张媛 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今天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介绍,预决算公开实现常态化、机制化,97个中央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三公经费”公开取得重要进展。
报告介绍,中央公共财政收入年初预算为55920亿元,预算执行报告数为56132.42亿元,决算草案报告数为56175.23亿元,加上年初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2700亿元,使用的收入总量为58875.23亿元;中央公共财政支出年初预算为64120亿元,预算执行报告数为64148.27亿元,决算草案报告数为64126.31亿元,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48.92亿元,支出总量为64375.23亿元;中央公共财政赤字为5500亿元,与预算持平;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为77565.7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限额之内。
报告介绍,各单位和地区补征税款、追回资金、调整账目等涉及1056亿元,挽回和避免损失137亿元,纠正违规用地30多万亩;根据审计建议,制定完善规章制度1600多项;审计查出的112起案件线索移送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后,已有660多人被依法处理。
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执行不严格 无预算超预算违规采购问题突出
本报北京6月27日讯 记者张媛 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进行了介绍。
报告指出,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其中:20个部门本级和11个所属单位无预算、超预算采购7.12亿元;23个部门本级和28个所属单位未经批准采购进口产品或超标准采购等5.17亿元;12个部门本级和28个所属单位未按规定集中采购或公开招标采购7.46亿元。
报告指出,因公出国(境)计划管理不严格,部分团组行程及经费使用不符合规定。审计的45个中央部门本级2012年因公出国(境)团组4609个,实际支出12.13亿元。抽查的3.99亿元出国费中,无预算、超预算或超标准、超范围列支3902.93万元,还有20个部门将550.13万元出国费用转嫁给其他单位。
报告介绍,对审计指出的问题,相关部门已整改9.25亿元,并完善了计划、审批和经费管理等办法。
一些地方变相融资2180.87亿元 部分地区过度依赖土地收入举债
本报北京6月27日讯 记者张媛 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一些地方两年间新举借的债务中,通过信托、BT(建设—移交)和违规集资等方式变相融资2180.87亿元(占16%),其中违规集资30.59亿元。
部分地区债务增长较快,有的过度依赖土地收入和举借新债偿还。审计的地区中,债务增长率超过20%的有4个省和8个省会城市本级,最高达65%;负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的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最高达189%。从偿债看,4个省和17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中,有55%承诺以土地收入偿还,但这些地方2012年需还本付息额已达其可支配土地收入的1.25倍。
报告介绍,对审计指出的问题,有关地方正在研究完善债务管理制度,已归还挪用资金和违规集资等4.74亿元。
57.99亿安居工程资金被挪作他用 1.83万套住房被代建企业违规出售
本报北京6月27日讯 记者张媛 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介绍了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情况,有57.99亿元专项资金被建设单位等挪作他用。
报告介绍,审计发现,有57.99亿元专项资金被建设单位等挪作他用,有1.83万套住房被代建企业等违规出售,还有5333套被用于周转或出租等。抽查的保障对象中,有11.97万户的收入财产等超标或重复享受保障,涉及住房4.18万套、补贴1.74亿元。
报告介绍,审计指出问题后,相关单位已追回资金12.71亿元,取消1.89万户家庭的保障资格,收回1500多套。
22亿多元贷款转入民间金融市场 被用于高利转贷或归还民间借款
本报北京6月27日讯 记者张媛 对5家银行贷款投放和3家银行资产负债损益的审计结果表明,这些银行积极推进经营转型和业务创新,整体实力持续提升。但有的分支机构在信贷政策执行和业务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如此表示。
报告指出,审计发现,9家分支机构在小企业贷款及出口卖方信贷中额外收费4.21亿元,有的通过中间人以“统借统还”形式放贷,实际利率往往翻倍。此外,还有183.91亿元贷款被客户挪用;有22亿多元被转入民间金融市场,用于高利转贷或归还民间借款。
审计指出问题后,相关监管部门和银行制定完善制度100多项,已收回违规发放或挪用贷款220.3亿元,处理693人次。
国企1784项重大经济决策不合规 形成损失及潜在损失45.57亿元
本报北京6月27日讯 记者张媛 根据审计调查53户中央骨干企业发展情况,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国有企业发展相关制度和机制还不健全。
报告指出,部分企业投资管理不规范,创新机制尚不完善。在科技创新上,53户企业科技投入增长总体滞后于生产经营规模发展,对重大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的一些激励措施落实也不到位。53户企业中有21户未按公司法注册,仍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有45户内部层级超过4级、最多达11级,子公司不当及违规决策时有发生,此次审计发现1784项重大经济决策不合规,形成损失及潜在损失45.57亿元。
报告介绍,对审计指出的问题,相关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684项,补缴税款和挽回损失11.59亿元,并处理了71名责任人员。
权力设租寻租成违法违规新特点 移送重大经济犯罪案件线索175起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张晓松陈菲 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审计发现并移送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呈现出利用权力设租寻租等新特点。
报告指出,在审计中,发现并移送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175起,涉及630多人,有关部门正在依法立案查处。这些案件涉众性强、利益链条长,多为“窝案”“串案”,呈现以下新特点:
——利用权力设租寻租。审计共发现此类案件21起,主要是有的公职人员在行政审批、工程建设、财政补贴、贷款发放、业务经营等过程中,通过违规插手招投标、协助“公关”甚至直接参与造假等方式,向特定关系企业或亲友输送利益。
——借助内幕交易或关联交易侵权牟利。审计共发现此类案件9起,主要是有关人员利用掌握的矿产储量、上市公司业绩、基金投资策略等非公开信息,提前低价买入,等待市场估值高涨后再倒手卖出,从中牟利或向关联方输送利益80多亿元。
——实施方式网络化。一些人员利用网上银行大规模转移资金,参与单位达5000余家,起核心组织作用的88户企业存在明确上下游分工,巨额资金跨地区多账户频繁划转,最终用于非法经营等。
——侵害公众利益。审计发现的17起虚开药品增值税发票案件涉及金额15亿元,有关药品经销商在涉嫌偷逃税款的同时,还利用假发票套取资金用于支付回扣,诱使相关医院高价购买特定药品、开大处方。
(来源:法制日报)
![]() |
中国人大 |
|
1、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徐绍史作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3、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情况汇报 4、巴彦淖尔市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次主任会议 5、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 |
中国政协 |
|
1、由一个医生的“悲鸣”所想到的 2、一张“万里长征图”引发一项改革 3、避免地方政府公司化危及中国经济 4、一张图何以引发改革 5、商务部就网络销售表态 凡市场机制能解决的政府不直接干预 |
中国工会 |
|
1、甘肃“高考状元”姓名遭遇“官方封存” 2、朝阳市打造“十分钟便民服务圈” 3、【新闻观察】巴西抗议浪潮缘何而起 4、【每周快评】虚报的“板子”不该只打统计员 5、曼德拉病情恶化引担忧 |
中国妇联 |
|
1、南京江宁两女童死于家中事件调查 2、中国离婚率增幅十年来首超结婚率 3、“道”可道:关于身体、关于女人 4、宁杭、杭甬高铁7月1日开通 5、于丹:“家和万事兴”仍应成为中国人的信念共识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纪检系统清退会员卡活动结束 结果即将公布 ·中央单位去年三公花销74.25亿 因公出国超12亿 ·商标侵权最高要赔200万元 ·让劳动体面成社会氛围(现场·直面时代问题 助力中国前行) ·预算规范化和公开程度提高(热点解读)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重要理论 |
|||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
时政资料 |
|
●胡锦涛活动报道集 ●吴邦国活动报道集 ●温家宝活动报道集 ●贾庆林活动报道集 ●李长春活动报道集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贺国强活动报道集 ●周永康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