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多老人遭遇“寂寞中秋”
2013年09月20日08:37 来源:法制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为使在港外籍船员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浓厚氛围和中国边防警察友好情谊,9月18日,山东莱州边检站边检官兵带上精心准备的中国结、水果、彩带等礼物和制作月饼的材料,来到停泊在码头的利比里亚籍“洪都拉斯”轮,与外籍船员一起品尝亲手制作的月饼,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和喜悦,拉近与服务对象的距离。本报通讯员 朱启成 孙序科摄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赵仁伟刘敏
席敏
“你的一条短信也能让我激动很久……”这是一位“空巢”老人发给外地工作的孩子的短信。中秋节本是举家团圆之时,然而很多“空巢”老人不得不面对“寂寞中秋”。
今年中秋节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新修订之后的第一个团圆节,但“常回家看看”这一强制性法律条文仍然不同程度“悬空”。专家表示,一些老人在传统节日期间更需精神慰藉,“空巢”不“空心”还需政府、社区、家庭各方合力。
子女难回家,团圆节反成老人伤感日
“我工作十几年了,没跟老人一起过一个中秋节。”在北京工作的金先生说,70多岁的老人在安徽老家,不是自己不孝顺,实在是无法成行。记者调查发现,异地工作的人能回家过中秋的只是少数。
18日早上,记者在北京会城门公园看到,不少老人在散步、聊天。说起这个中秋节,很多老人都一脸无奈。78岁的魏大爷苦笑着说:“中秋节原本是亲人团圆的日子,孩子不回来,心里很不是滋味,还不如没有这个节日呢。”
家在湖北宜昌的一位“空巢”老人说,本打算奔波千里到北京和孩子一起过中秋节,当“做饭的厨娘、孩子的保姆、整理家务的小时工”都满足,但又担心给孩子添麻烦,一颗纠结的心无处安放。
>> 下转第三版
>> 上接第一版
这个中秋节,独自望月的“空巢”老人不在少数。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近两亿,随着流动人口增加,“空巢”老人数量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经达到49.7%;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而在广大农村,青壮年出外打工,留守老人更多。
调查显示,我国空巢老人面临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根据广东老年公共事务研究中心调查,近一半老人不时有孤独感,近七成老年人认为更需要子女的精神关怀。
不是不想回家,老人伤神背后的子女纠结
许多年轻人表示,并不是不想在中秋节回家,而是各种因素纠葛无法回家。
今年中秋节,在济南一家企业工作的冯静和往年一样加班,无法回青海老家陪伴父母。“一到节假日就更忙,刚买了房子也不敢轻易请假,不然就扣奖金,还给领导留下临阵脱逃的坏印象。不是不想回,而是不敢回。”她说。
跟冯静一样有“中秋纠结症”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北京白领刘丹丹说,以前中秋节不放假,不能回家也就罢了,现在虽然放假了,但只有3天,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反而更加纠结。
专家表示,大城市工作压力大,许多年轻人正处在事业上升期,“常回家看看”仿佛成了一个难以完成的命题。
还有相当一部分老人,因为养老社保不完善,“群居”有难度,只能“被空巢”。
一般情况下,精神上的“空巢”本可以通过加强交流来化解,但相比于发达国家养老设施和机构的完善,我国这方面还有很多资源短板。目前,我国约有老年学校5万个,各类老年活动室34.6万个,难以满足近2亿老年人口的文化娱乐需求。
不过,专家表示,传统孝道的退化、人口流动等因素导致家庭观念的消减,也导致一些年轻人忽视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认为,随着人们工作变动日益频繁,人口流动加速,家庭结构模式的小型化、核心化成为主流。子女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小家庭”,对老人的照顾则有所疏忽。
“常回家看看”,依法而行还需多少保障
实际上,7月1日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将“常回家看看”入法,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新法实施后,江苏、山东等地均出现老年人状告子女精神赡养的案件。
然而事实证明,精神赡养出自于亲情,属于道德上的义务,法律约束很难奏效。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伊密说:“常”是什么概念,法律能否规定一周回去一次,还是一个月回去一次?既然条文中没有明确要求,便没有操作性。山东省莱州市人民法院法官徐中彦说,实际操作中,面临执行难问题。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孔先生三年也没能见到出国在外的儿子一面,然而他也觉得儿子很不容易:“即便法律规定子女定期回家,但儿子无法做到,我也不可能将他送上法庭啊。”
专家认为,“常回家看看”不仅要靠个人自觉和法律约束,政府和社会也应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让子女能够回得了家。应严格按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回家探亲”的权益落到实处,通过工会监督、法律保障等方式维护劳动者探亲休假权益。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陆杰华说,丰富老龄人口的精神生活不能光靠子女,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比如,广大社区和村镇应为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提供平台,可在老年人集中居住的社区增加活动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建议,在完善社会养老体系的同时,还应完善老年人社会参与体系。“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已不再是简单的基本生存需求,积极创造条件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将日益成为迫切的需要。”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来源:法制日报)
中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政协| 中国工会| 中国妇联 |
中国人大 |
|
1、人大代表建议勿随意挪双休“拼假” 称很不理性 2、治理犬灾须完善法律责任体系 |
中国政协 |
|
1、盘点演艺圈里的国民党高官后人:王菲、邓丽君等 2、微软收购诺基亚警示中国制造 3、韩复榘灵柩缘何暂厝鸡公山 4、八闽山清水秀“生态美”渐入佳境 5、宁夏中宁县农民纯收入近半来自枸杞种植加工 |
中国工会 |
|
1、“大胡子”驾驶员冒充“90后” 2、我国用电量增速连续4个月回升 3、东风裕隆差异化发展“华系车” 4、滁州石油推广高标号汽油使用 5、【每周快评】用市场调控机动车总量 |
中国妇联 |
|
1、宋祖英率海政文工团慰问海军基层部队 2、组图:盘点鲜为人知的十大女富豪 3、自杀免责书,违法失德第一课 4、妇联“牵头”家庭教育在经费、协调等方面存缺陷 5、东风悦达起亚召回18000余辆K5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河北兴隆“吃宴请、骂百姓”书记为何被撤职 ·专家建议将干部“八小时之外”表现与仕途绑定 ·中纪委"月饼禁令"效果明显 燕窝鱼翅月饼难觅踪影 ·农民工积60分可申请落户广东办法或全国推广 ·教育部统计显示小学生减少作业支持率不到7成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重要理论 |
|||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
时政资料 |
|
●胡锦涛活动报道集 ●吴邦国活动报道集 ●温家宝活动报道集 ●贾庆林活动报道集 ●李长春活动报道集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贺国强活动报道集 ●周永康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