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防玩手机侵犯的不只是隐私
2013年09月27日06:43 来源:法制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有网友微博爆料:浙江温州61中为方便“偷窥”,看学生有没有玩手机,竟然在宿舍门上打了一个洞。该校姜校长说,每天晚上10点熄灯后,带手机的学生就开始玩手机,影响其他同学睡眠,采取敲门的方式效果又不好,所以用了这种方式(9月26日《钱江晚报》)。
为了防止学生玩手机,就在宿舍门上打洞,进行“偷窥”式监督,即便不谈侵犯学生隐私的问题,单从管理角度讲,这样做其实也是一种“偷工减料”,根本不应该是教育者应有的作为。
学生熄灯后玩手机,不仅影响自己休息,更会影响宿舍其他人休息,也就是说,个别学生行为上的一个小小放纵,便侵犯了多数人的利益,破坏了大家和谐共处的环境。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学生缺乏礼让精神,不懂得为他人利益着想。
可以想象,若学生把对于熄灯后玩手机的错误,仅仅理解为只是了违反学校规定,而对室友利益受损缺乏考虑的自觉,他们就会把注意力全放在防范校方检查上,只热衷于与检查者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如此一来,得需要多少检查者才能防住那么多的违规玩手机者呢?
所以说,基于这种玩手机的现状,学校仅靠令行禁止、严厉处罚,显然是不够的,而是应该积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熄灯后玩手机不仅是个人的不良行为,还侵犯了室友的休息权,若大家都不自觉,破坏的是大家共有的环境,最终谁的权益都无法保障。而通过这种积极的教育引导,当相互体谅、相互谦让的君子之德深入学生日常行为中,还用的得着校方费心去“偷窥”吗?
总之,校园管理的实质,其实还是教育二字。而既然是教育,就应该更看重手段与过程的意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也才能体现出教育者存在的价值。作为教育者,既然负有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引导的职责,就要时刻保持温情脉脉的育人者形象,还要明白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不同之处,而不能简单地照搬成人社会的管理手段。以“偷窥”的方式防止学生玩手机,看似责任负到家,但显然是无视教育的应有之义。
河南 万光武/职员
(来源:法制日报)
![]() |
中国人大 |
|
1、湖南凤凰县人大正处级干部吴凤齐涉严重违纪被查 2、酒后行凶男子为发泄怨气沿路砍人 3、沪人大通过暂时调整实施有关地方性规定的决定 4、手段残忍女子心生怨恨害人性命 5、言语不和中秋夜兄弟反目酿命案 |
中国政协 |
|
1、北京秋季房展感受高房价“震撼” 六环外逼近2万元 2、代课老师的两难如何能解 3、对于保障农村教师待遇国家已有政策 4、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 5、莫桑比克总理会见齐续春一行 |
中国工会 |
|
1、经过6年施工,向莆铁路即将通车 2、维修价格那么高,汽车4S店为何仅有微利? 3、山东邹平民企研发电动汽车俏销海外 4、强台风“天兔”在广东汕尾市沿海地区登陆 5、【人物点击】“破烂王”的回收情结 |
中国妇联 |
|
1、全国首所五星级红军小学落户江苏淮安 2、广东紧急防御抗击强台风“天兔” 3、你不知道的国外养生新潮流 4、眼圈突然变黑谨防卵巢囊肿 5、“女汉子”热议:僭越还是逆转?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两手硬 ·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工作收尾:7个巡视点6个查出腐败 ·国家审计署摸底发现:地方债务较两年前几乎翻番 ·郑州酒店开会议发票帮政府走账 政府人员:是习惯做法 ·14省份发布2013年工资指导线 甘肃最高广东最低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重要理论 |
|||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
时政资料 |
|
●胡锦涛活动报道集 ●吴邦国活动报道集 ●温家宝活动报道集 ●贾庆林活动报道集 ●李长春活动报道集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贺国强活动报道集 ●周永康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