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监督彰显人大作为
2013年11月22日14:23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2013 年7 月31 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等领导向30 名财经咨询专家颁发聘任书。摄影/黎进
近年来,广东省人大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依法履职,积极推进人大财经监督工作,彰显人大作为。
聘请专家,借助外脑
换届伊始,广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意识到,除了自身依法履职外,人大财经监督工作还需要社会各界以及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有序参与、支持和监督,而聘请专家正是扩大社会有序参与人大财经监督工作的有效途径。“省人大常委会刚刚换届, 财经委就向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出关于完善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咨询专家制度的建议。”广东省人大财经委办公室主任杨跃平告诉记者,常委会主任会议同意了这个建议,并审议通过了在全省公开选聘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咨询专家的工作方案以及规范财经咨询专家活动的工作规定。
2013年7月17日,广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九次主任会议,票决立法、财经咨询专家,选出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66人、财经咨询专家30人。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表示,票决立法、财经咨询专家,是不断加强人大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扩大社会有序参与人大工作的重要举措,将使人大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更好体现党的群众路线要求。
记者了解到,为做好这项工作,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成立了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开展了发布选聘信息、推荐人选、接受报名、整理资料、资格审查、人选公示、差额票决等工作。
“这次票决采用差额选举的无记名投票方式。由主任会议成员,办公厅、各委员会、依法治省办主要负责人对候选人进行投票。经过遴选、资格审查和公示,报请主任会议审议的立法咨询专家候选人共74名,财经咨询专家候选人共33名。经过票决,选出立法咨询专家66人,财经咨询专家30人,由省人大常委会颁发聘书,聘期五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宣传处处长黄伟忠告诉记者,在今年的6月和7月向社会公开发布遴选公告,接受个人报名与单位推荐,当时立法咨询专家与财经咨询专家的个人报名和单位推荐总数分别达到117名和52名。“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个人报名和单位推荐的人选,进行初步的资格审查,将符合条件的人选提交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由全体会议择优确定拟聘人选,并向社会公示。” 黄伟忠说,咨询专家的选聘完全按照公开、公正、民主的原则,选聘过程严格执行了常委会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制定的《票决立法、财经咨询专家办法》。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张兴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省人大常委会聘请立法、财经两个领域的咨询专家,旨在通过组织专家参与人大立法、财经工作的相关活动,拓宽联系面,多渠道获取信息和听取意见,扩大社会有序参与人大立法、财经工作,有效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人大立法工作和财经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自从今年7月担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咨询专家以来,研究宏观经济的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鲁云已深度融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的财经监督工作中。借助自身的专业背景,她或是参加底线民生保障理论与实践专题座谈会,畅谈广东如何保障底线民生;或是参加广东省人大代表专题视察2014年预算编制情况专题培训班,就财经问题对代表进行“一对一”辅导。“这不仅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专长,也使得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的财经监督工作更加有力,民主的气氛也更加浓厚。”李鲁云说。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咨询专家、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财经问题对人大代表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可以让人大代表在很短时间内充分掌握怎么去看人大财经委和财政厅的有关专业财经报告,可以让人大代表学会怎么从中发现问题,怎么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提高人大代表财经监督能力很有成效。”
财经监督,贴近民生
换届后不久,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即启动了财经监督工作调研,围绕当前社会关注的底线民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在全省开展全面的调研,为未来一段时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013年6月至7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组成4个调研小组,每组负责4至5个地级以上市及其所辖部分县(区)的调研,就广东目前特定保障群体(如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待遇水平及保障底线民生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成效,以及广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实施的进展情况两个专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财经监督大调研。调研组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副主任肖志恒、雷于蓝、陈小川、陈继兴、黄业斌的带领下,分别到省财政厅等8个省直部门、17个地级以上市及其所辖的24个县(市、区)进行了深入调研。这次调研先后共召开了63场座谈会、3场专家论证会,实地考察了22个镇、村、社区,走访了17所困难群体集中供养机构、社工服务中心、社康中心、文体中心、学校和14户低保、五保户家庭,与64名低保、五保、城镇“三无”人员、残疾人等困难群众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未进行实地调研的4个市提供了书面材料。140名各级人大代表和19名专家学者参与了调研。
“本次调研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响热烈。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广东人大历史上财经监督领域中规模最大、范围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调研,是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次生动实践,是新形势下加强人大财经监督工作,促进社会建设的具体行动。”广东省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陈家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调研,初步形成了对底线民生概念和范畴的共识,基本摸清了广东省底线民生保障的现状,同时研究提出了广东省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开展底线民生保障工作的目标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
记者了解到,201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民生建设思路,为今后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国内外对底线民生没有明确标准的定义概念。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进行财经监督大调研时认为,界定底线民生的概念,明确底线民生涵盖的范畴、对象、内容,对于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推动广东的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陈家记告诉记者,根据这次调研了解掌握的情况,借鉴国内外对底线民生的研究和实践,结合广东省民生保障工作的实际,经反复研究论证认为,底线民生是指广东省依靠自身能力难以维持生存、需依靠政府提供基本救助才能摆脱生存危机的社会特殊贫困群体的生活状态。“底线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事关生存性基本权利而产生的问题。” 陈家记认为,广东省现阶段底线民生保障范围应包括城乡低保人口、“五保户”“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和抚养人)、孤儿、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口。
“此次调研基本摸清了广东省底线民生保障工作的现状。” 陈家记告诉记者,近年来,广东省底线民生保障工作呈现出一些新发展、新变化,第一是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普遍提高,第二是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第三是底线民生保障探索创新不断加强,第四是“造血”式民生保障加快推进。
陈家记说,调研组经过调研发现,广东与外省相比,与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的要求相比,全省底线民生保障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准,存在“保障水平亟待提高,资金投入不足,制度机制建设滞后,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今后要在“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保障标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研究地方财政分担比例,加强制度机制建设”等方面加强工作力度。(记者/张宝山)
(责编:陈芳(实习)、田兴春) |
![]() |
中国人大 |
|
1、北京人大将开展旅游业大额专项资金管理专题询问 2、不谅解,又能如何 3、伪造驾照 司机被行拘5日罚款3000 4、张德江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5、国务院常务会议或将推动公司法等相关法律修改 |
中国政协 |
|
1、朱维群同欧洲记者谈达赖集团、“东突”势力问题 2、朱维群同瑞士记者谈与达赖“接触商谈”等问题 3、各地政协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4、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 5、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加快农业现代化 |
中国工会 |
|
1、新乡狠抓客货运企业安全 2、【图说】包养协议 3、陈豪: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好工会组织的作用 4、一次净化心灵的寻找 5、呼和浩特市总为困难职工“找饭碗”“造饭碗” |
中国妇联 |
|
1、组图:江青摄影作品《庐山仙人洞》34万拍出 为估价17倍 2、组图:35年里的婚礼瞬间 3、组图:青岛“铁姐”整装登台观摩交流 靓丽身姿展别样风采 4、全国妇联召开党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 民主生活会情… 5、女人为什么需要闺蜜?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国务院任免一批国家工作人员 毛伟明任工信部副部长 ·中央财政下达今年学前教育专项资金160.3亿 累计422.4亿 ·刘延东与克里共同主持第四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 ·山西省纪委前10月查处长治市原市长等13名地厅级干部 ·刘延东在美国和平研究所演讲时介绍十八届三中全会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时政资料 |
|
●俞正声活动报道集 ●刘云山活动报道集 ●王岐山活动报道集 ●张高丽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