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宗巍)6日下午吉林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宝音太的发言,引起参会代表和国家相关部委参会人员的激烈讨论。
“作为农业大县的代表,我想提个建议。”抢过话筒的宝音太说。与之前代表发言不同,宝音太直接“对话”坐在后排的国家部委参会人员。他说,这些年国家对于产粮大县给予了一系列补贴,包括农业设施建设配套资金。“但是面对这项国家优惠政策,我们却有些纠结。”
为什么纠结?宝音太打开了话匣子:按照相关规定,国家用于产粮大县的一些补贴资金,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作为前提,否则就不能享受这项优惠政策。但是作为产粮大县,财政支撑能力不强,有时很难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于是,国家优惠政策变成了“扎手的香饽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
宝音太的发言,立刻引起会场代表的反响。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车秀兰转过身,与后排的国家部委参会人员讨论起来。她说,对于产粮大省,国家应该继续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要真正投入。她也形象比喻:有的国家政策千万不能变成钓鱼政策,如果没有水,鱼也不能活。
这场激烈的讨论持续了十几分钟,坐在记者身边的这名国家部委参会人员仔细倾听,认真做着记录,也不时和代表们交流。最后他说,已经把大家的建议记录下来,会带回去进行认真研究。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