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海南代表团会务组人员周红艳
已是第5次随海南团赴京参与会务工作
早上6点开始工作,手机24小时待命
接待、会务、报账、送文件……
看似重复、简单的工作却容不得半点差错
对会风的转变有着深切的体会
“鲜花没了、桌签小了,领导的发言也简洁明了了”
政协委员王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晨练时思考“两会的事儿”。
会议休息时间接受采访。
考虑和别的委员联名提交提案,
和民间组织探讨环保,
就提案建言发微博征集网友意见。
会后就要去杭州、宁波等地调研。
少数民族代表杨艳
云南省德昂族代表,
有早上起床快走的习惯。
反复阅读政府工作报告,
“感觉特别温暖,非常的务实”
重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分组讨论“抢麦”发言。
会后和被资助大学生有个“约会”。
韩国MBC北京支局长高柱龙
51岁,典型韩国中年男子,
关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等问题。
未听完李克强报告就返回办公室,
“韩国随时连线,守在办公室才踏实”
午饭吃朝鲜冷面。
片子改了三遍才满意,
后半夜才能收工。
新闻中心通信保障员李乐
住在梅地亚的通信保障人员,
早上6点起床开始工作。
公开手机号码,24小时待命。
“帮助传播两会消息,感到很荣幸”
处理“故障”,整理线路,
经常工作到晚上10点。
觉得骄傲、自豪,但也思念家人。
政协会议简报员陈向宇
民建中央办公厅主席办工作人员,
为政协简报组服务。
简报仅150字,浓缩委员发言精华,
“对我们也是一种考验”
时间紧,任务急,责任重,
最多一天要打两万字的委员语录。
“感到很自豪,也很充实”
民族语翻译贾尔肯
哈萨克族,新疆伊宁人,
自一九八一年开始就为两会服务。
负责两会哈萨克文文件翻译,
最忙时候连抬头的时间都没有。
忙碌到晚上又接到新任务。
虽只有5名哈萨克族代表委员,但他觉得:
“我们的工作其实是在为一个民族服务”。
“最美孕妇”代表彭伟平
安徽省灵璧县80后农民,
曾在怀有身孕时救起溺水幼童。
午休时间忙着整理建议,
敲代表房门为发言“备战”。
小组讨论,边听边记,
“抢麦”成功,边说边笑。
履职背后,难掩思子情愁。
90后人大代表铁飞燕
出生于云南省一个回族农村家庭,
本职工作是昆明市小喜村收费站站长。
不希望仅因为年龄而被关注。
对于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
表示人数增长10%“有点低啊”
关心的民生问题得到解决很欣慰。
“90后要开始去关心国家大事”
人大代表姜健
连任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迄今为止已经提出1304件议案建议。
已经高龄,“代表激情”仍在,
拿着议案在驻地“奔忙”,寻求联合签名。
连续遇到房间没人,身体有些吃不消,
认为议案“必须慎重对待”。
“再苦再累都值得,这都是应该做的”
厨师王彬
第八年服务全国两会。
清晨四点多开始一天的工作,
备菜、做菜、收拾厨余垃圾、巡场、总结。
“作为厨师,菜被吃完是最高兴的事儿”
顶着星星来上班,望着月亮回家去,
每天都要工作16个小时以上。
“能参与两会,感觉很光荣”
天安门广场巡警顾超
两会期间10点上班。
每天的工作是维护所辖地区治安秩序,
忙碌、紧张、有序、充实。
“确保两会顺利召开,是我的神圣职责”
每天傍晚工作仍未结束,
连续工作22小时后,才能休上一天。
顾超的一天,浓缩了人民警察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