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7日15:2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职工稳则社会稳 构建民企和谐共赢劳动关系
企业兴则经济兴,职工稳则社会稳,劳动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和谐共赢劳动关系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期,民企已成为推动我国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民企劳动关系总体上和谐,特别是在促进公民就业、保障公民经济和健康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现象和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企持续发展、转型升级。
一是员工的忠诚度不高。据统计,有1/3的员工打算在年底前辞去当前工作,有76%的全职员工在没有主动寻找新工作的前提下,一旦有合适机会就会选择离开当前的工作场所,正常情况下各地企业每年的员工流失率在20%到50%之间。全国民营企业普通雇员的年流动率高达50%左右,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每年也有约20%的人寻思跳槽。二是企业责任感不强。有些民企忽视职工权益,强资本弱劳工,长期不与员工签订正式书面合同、订立的劳动合同中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内容,甚至为霸王条款、员工工资发放不及时且不规范、仍拖欠劳动者工资、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愿赔偿等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利益一致性不强。广大一线员工主人翁意识单薄,认为自己是打工者,还不如当“好好先生”,过一天算一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这些消极思想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和谐共赢劳动关系的标准是经营者和劳动者双方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唇齿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双方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平等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利益相容、矛盾协调的共生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共同创造、共享成果的发展关系。工作体现员工的价值。
企业营造民主管理氛围,最重要的是提高员工的归属感。
企业与员工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一体。因此,员工懂得感恩,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发展兢兢业业付出;企业善待员工,也会把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员工全面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形成和谐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
因此,张天任建议:一是开设感恩课堂,对员工进行感恩教育。充分发挥民企党工妇团及工会组织的作用,在企业内部营造浓烈的感恩氛围。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感恩文化的融入。建议国家在学校教育中增设感恩课程,让每个学生和未来职工都能从中受益;二是建议国家以省为单位深入企业调研,从工资待遇、民主权利、文化认同等方面,收集、研判和设定最具幸福感员工的企业标准指标,每年定期发布。建议企业设立重大或特困员工救助基金,反哺员工;三是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行动,主动作为,优化生产生活环境,为员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建议企业通过股权、期权、科技入股,激励员工爱岗敬业,甘心奉献,有更高层次追求,在成就自己事业梦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创业梦。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