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大专题|政协专题     热词:历年两会|热搜榜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代表委员报道集

邓海建:“撤销地震局”不能当做过嘴瘾

2014年03月05日07:02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既然地震无法预报,地震局存在的必要性何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此次参会带来了《关于撤销国家地震局的建议》。他认为,国家地震局负有监测预报地震的责任,却反复向公众解释地震无法预报,没有履行好法定职责,建议撤销地震局并在中国科学院设置地震研究院从事震前探索工作。(详见今日《河南商报》A04版)

  有人把敢于直言的人大代表称为“炮手代表”,朱列玉代表此番“撤销地震局”的说法,确实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思,让不少网友大呼“倍儿爽”。地震不能预报、预报天气是气象局的事、地震救灾是民政局的职能——这样看来,好像真得问一声:要地震局干什么?

  当然,这个逻辑,开玩笑可以,事实上却属诡辩。

  地震局自然有地震局的职能,以点概面去看地震局的工作,确实也有点冤枉地震局。问题是,为什么代表炮轰后,网友纷纷“点赞”?说到底,恐怕还是出于性价比的考量:权威数字显示,国家地震局2010年预算支出是24.1亿元,2011年是29.08亿元,2012年是31.09亿元,2013年则为40.86亿元,数字直线上升。若再加上以地方财政拨款为主的市县级地震预算,全国每年用于地震系统的巨额资金足以让人瞠目。

  花了钱,自然要办事。遗憾的是,相关部门似乎也很难说明白两个问题:一是这些预算支出中,究竟有多少真正用在了地震预测与救援项目上?二是除了反复告诉公众“地震难以预测”外,巨额投入产生了哪些长线成果?

  你不能说明的,恰恰是民众最容易浮想联翩的。一些上千年都没有地震过的地方,地震机构设置依然冗长繁杂,民众有想法、有质疑,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近年来,网友评选中国最无用部门排行榜,地震局位列第一名,被评为“建成数十年来,没有预测过一次地震,没有发明过一项防震抗震技术,没有推行过一套防震抗震教育。无为而治,荣登榜首。”这样的民情民声,与朱列玉代表对地震局的评价相差无几。

  “炮手代表”的话看似极端,却也揭示了一个真问题:日本是没有地震局的地震之国,美国的地震工作并入地质勘探局,中国地震局是不是应该拿出一份更透明的账单?说说花了哪些钱,做了哪些事,总不能继续秉持“无过即是功”的逻辑。

  地震部门可能觉得自己很冤枉,日常工作也没闲着,最后还被代表盯上了。但退一万步说,“撤销”的声音起码说明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在越来越较真的监督体系面前,权力作为的丝丝缕缕,越来越需要“说清道明”,越来越需要摆上台面来辩论。

  “撤销地震局”不能当做过嘴瘾,当事部门也不该以“无可回应”假装强悍——别忘了这是“两会时间”,算算账、谈谈心,这不是赏光,而是责任。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解两会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代表委员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