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大专题|政协专题     热词:历年两会|热搜榜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代表委员报道集

李毅中谈混合所有制:有民企担忧入股后的话语权

2014年03月05日02:38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发展混合所有制需明确时间表路线图

  发展混合所有制建议

  1 设立国企改制评估委员会,监督国企改制。

  2 制定细则和办法,防止非公资本被“挤出”,以致挫伤投资人信心。

  3 对外资进入把握好度,防止“全盘外化”,避免出现影响“产业安全”问题。

  4 明确民资在竞争类企业经营中的主体地位。

  5 让国资以“优先股”形式存在,使之成为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盈利水平的硬性约束。

  两会财经眼

  任忠君 高亮 发自北京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央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首笔交易(国投信托引入民资)敲定,混合所有制下一步将如何推进,民企如何在跟国企的合作中找准定位……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昨日,商报记者邀请到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打破壁障

  发展混合所有制关键在制度设计

  重庆商报:混合所有制推进到现在,关于具体的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您认为下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的关键点在何处?哪些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李毅中:事实上,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探索和实践过去一直在进行,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结构究竟应该如何设计?民营资本进入国企中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和金融领域仍然存在“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针对性的支持政策能否到位等。这些都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推进混合所有制下一步的关键所在。关于推进混合所有制的下一步,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制度上的设计去打破合作壁障。

  以中石化加油站向民营资本开放为例,想法虽好,但涉及资产评估、债权债务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尚未解决。民企也会有担忧,比如国有资本块头大,让他们参股入股没有那么大的分量和话语权,时间长了会不会遭到排挤。这些都需要大家摸着石头过河,一起来想办法。

  郭广昌:一提到发展混合所有制,很多人会联想到利益输送或国有资产流失,实际上,这类问题也的确发生过。国企民企的合作,我认为还包括如何进行融合的问题,在怎样的合作框架下,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劣势,同样也是外界的担心所在。

  宗庆后:我主要担心民企进入国企后的控制权,如果民企参与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仅仅只是参股,没有控制权和话语权,国有企业此前的机制就转换不了,相当于送钱给它用,对于民企的风险太大。

  合作方式

  国资变“优先股” 经营让民资主导

  重庆商报:那么您认为应当如何解决目前所遇到的瓶颈?关于国企民企在推进混合所有制过程中的应采取哪些具体的合作方式,您有何建议?

  李毅中:在制度设计方面,可以设立独立的国企改制评估委员会,监督改制的全过程。国企改制评估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内部优化重组、改善组织结构,外部合作合伙、联合兼并,实现股份制改制,通过交叉持股相互参股,构建混合型企业。开发新项目、组建新公司,实行股份制,尽可能形成混合型企业等。

  在政策支持方面,最好制定一些能实施推动垄断行业改革,有利于实施混合所有制的有效措施。比如垄断性行业放开竞争性业务、民间资本可进入特许经营领域、改进投资管理、减少行政审批、交由企业自主等。

  郭广昌:首先,建议设立第三方专业人员及职工代表等组成的国企改制评估委员会,作为“裁判员”,对国企改制全过程进行监督。同时,赋予委员会“一票否决”的权利,即所反映的问题一经核实,改制工作立即暂停或终止,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其次,针对发展混合所有制过程中的民企地位问题,应进一步明确民资在竞争类企业经营中的主导地位。让民资充分发挥市场化的管理手段,改变部分国企低效的经营决策和人员管理方式。

  混合所有制不应当是简单的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间的交叉持股,而应是通过更多元化的创新方式深入融合。此前杭州市的创新做法就值得借鉴,将国资以优先股的形式部分留存于改制后的企业中,在满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求的同时,又保证了民资拥有企业经营的话语权,还可以发挥优先股要求稳定回报的特点,使之成为企业经营者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水平的硬性约束。

  优势互补

  国企民企联合出海降低投资风险

  重庆商报:发展混合所有制,民企应从哪些地方寻找机会?如何把握住这些机会?在合作过程中,民企如何争取主导地位?

  李毅中:要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还要制定具体的细则和办法,以及“路径图”和“时间表”。在具体运作中,还要防止非公资本被“挤出”,以致挫伤投资人信心,导致人才、资本的大量外流。还要对一些行业外资的进入把握好尺度,即使是一般竞争性行业或服务业,也要防止“全盘外化”,避免出现影响“产业安全”问题。此外,要明确“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是多种资本优势互补、融合发展,防止在进、退上争论不休,以至无端炒作、影响大局。

  郭广昌:建议大力支持和鼓励国有和民营资本以混合所有制的形式联合海外投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向海外,反向整合全球资源,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国企往往会遭遇地方贸易保护壁垒的阻碍,同时国企管理者海外考察不便也导致了项目决策效率不高、精度不准;而民企因为单打独斗所能调动的资源不足,面对海外竞争者时往往处于劣势。

  国有和民营资本以混合所有制的形式联合出海,扬长避短,一方面可发挥国企实力雄厚、信息与资源丰富等优势,另一方面可利用民营资本务实灵活高效等特点,提高投资精度,降低投资风险。

  宗庆后:对于混合所有制的具体实施形式,我更认可国企员工全员持股,因为过去的国企改革中,国企员工往往成为利益受损者。如果娃哈哈参与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我们必须掌握控股权和话语权,而不能仅仅是参股。对于民营企业在收购国企中遇到的困境,比如很多民企在收购国企过程中被认为是侵吞国有资产,我认为大家的财富观要发生变化,并不是国有企业才是国有资产,在中国的一切资产都是国家的,应该对民企和国企的产权进行同等的保护。

  开放更多领域

  吸引民资进实体经济

  商报记者刘晓娜 曾楠 罗永攀

  发自北京

  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民营经济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国企改革中,民营资本可在哪些领域释放活力?昨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向民营资本开放更多国有资本独占的领域。

  发展民营经济有五重意义

  重庆商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民营经济在其中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沈金强:我国民营经济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到现在已占了半壁江山。它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也在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下一步经济改革中,我认为,发展民营经济有五重意义。首先,发展民营经济能推进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发挥。以前多是由政府从行政角度进行资源配置。但是,企业生产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应该由企业和市场来决定。随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就应逐步由政府转向市场。民营经济发展推动了这个作用的发挥。

  其次,可以丰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形式。当民营经济发展到可进入一些垄断行业,占据一定比重,并拥有一定话语权后,将有效改善现在国有企业占据垄断行业的单一格局。

  第三,政府可以回归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职能。政府对经济应该是宏观的调控,通过财政政策或是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而对微观经济,应尽量少干预,让企业自主决定其活动。政府可以脱开身,把有限的精力花在应该做的事情上。

  第四,民营经济能带动社会资本对经济的投入,这使得政府可以把有限的财力抽出身来,投入民生、国防等公共领域,减轻其财政负担。

  最后,民营经济发展还是一个缓冲剂。企业如果都是国有,一旦生产不景气,出现裁员等问题,百姓会去找政府。如果是民营企业,企业自身要承担一定责任。

  破垄断须先打破利益格局

  重庆商报:民营经济在30多年的发展中,你认为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沈金强:民营经济遇到的问题大家都非常清楚,比如民营经济参与社会资源分配时遭遇体制和机制不公平。简而言之,就是政府配置资源时会不自觉地照顾国有企业。第二,有些政策看起来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致,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就会出现偏向国有企业的现象。打个比方,一个国有企业,一个民营企业,如果在竞争中他们均采用一些不正常手段,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在处罚的问题上,国有企业通常比民营企业处罚得要轻。

  重庆商报:很多民营企业有参与国企改革的积极性,但是他们感觉国企的热度并不是很高,这是什么原因?

  沈金强:国有企业改革可能会触及一些利益问题,其中有企业的利益、政府的部分利益,当然也有个人利益等多方面,他们不愿意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要想再进一步发展,就要打破这个利益格局,需要动一些人的奶酪。一旦动到了一些人的奶酪,肯定会有抵触,有反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革是非常艰难的,所以需要有气魄和胆量。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国企改革或所有领域,民营资本都愿进去。因为国有企业有时候还承担了一部分社会责任,比如电价的制定就是由国家制定而不是企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原材料等各种要素成本的增加,而电价是相对稳定的,这种情况下如果生产成本大于销售价格,企业就没有利润,所以只有国有企业能够承担得了。甚至,在某些领域里,可能还要做亏本生意,也只有国有企业能够承担。

  重庆商报:民营资本如果要进入垄断行业,现在条件是否具备?

  沈金强:我个人认为,能赚钱的领域都可以让民营资本参与。但是如果民营资本体量很小,那么在一些垄断行业就没有办法进入。只有民营资本发展到足够大的体量才能够融入进去。试想,铁路、交通、通讯、石油等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可能是上万亿的规模,民营资本即使有几个亿进去也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民营资本非常小,进去了以后就会一下子被淹没,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大家可以抱团以后,进去才能占据一定的比重,话语权才可能得到体现。在这种时候,才能够有效地改变国有企业垄断这些行业的格局。

  民营资本应多参与实体经济

  重庆商报:发展民营经济,重庆正处于何种态势?重庆哪些领域国企改革可让民营资本参与?

  沈金强:总体来讲,重庆的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好,现在占比达60%以上,在解决就业、税收等方面已超过国有经济。当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某些领域还应提倡更多的民营企业来参与。我觉得凡是能赚钱的,民营资本可以参与进来,凡是不能赚钱的公共领域,政府来承担,这是政府的责任。

  重庆商报:一直以来,融资难都是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问题,你怎么看?

  沈金强:这是一个社会问题。现在的货币发行量很大,货币量是充足的。这说明有充裕的资金保证企业融资,融资难的关键点还在于成本高。

  现在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更看重国有企业或大型民营企业,因为他们认为贷款给这些企业风险更小,银行的资金大部分都流向这些企业。而中小型民营企业只好通过社会融资,成本就高。再加上生产要素成本增加,做实体经济赚钱显得更加困难,使得很多民营企业倾向金融领域,如小贷、担保等。这样,资金在体外循环不能进入实体经济,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缺乏后劲、伤害很大。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什么形式更有利、更有效,就用什么形式。所以政府要向民营资本开放更多由国有资本独占的领域,实现混合所有制经济。

(来源:重庆商报)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解两会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代表委员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