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大专题|政协专题     热词:历年两会|热搜榜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代表委员报道集

全国人大代表李梅:戏曲熏陶要从娃娃抓起

2014年02月25日14:43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李梅:戏曲熏陶要从娃娃抓起

本网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李梅  李志强 摄

本网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李梅 李志强 摄

  人民网西安2月25日电(肖翔)2014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近日,人民网陕西频道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总监李梅。作为秦腔剧种的标志性人物,她也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一位二度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奖”、上海戏剧“白玉兰主角奖”的表演艺术家。

  最新议案有关文化 侧重于传统艺术

  在2013年全国人代会上,李梅提出了“敦促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拯救戏曲剧种”等两项议案。提到2014年的最新议案,李梅说:“虽然我是从事秦腔文化工作的,但‘文化’的范畴其实十分广阔,因此今年的人代会我依然会镇守文化阵地。虽然目前议案还未最终定稿,但肯定会与文化有关,可能会更偏向于传统艺术方面。”

  “能从事热爱的演艺工作是人生一大幸事”

  李梅自小学习戏曲表演,谙熟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剧种。在三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她先后领衔主演《杨七娘》、《西湖遗恨》、《鬼怨杀生》、《迟开的玫瑰》、《王宝钏》等剧目,获奖无数。

  谈及自己辉煌的演艺经历,李梅说:“我所从事的工作正好是我的兴趣,这是很幸运的事情。”李梅坦言自己一路走来,途中不乏汗水、泪水,甚至血水,但更多的是收获了幸福。“我演绎了很多性格迥异的角色,这些角色让我体验了不同的人生,这是很难得的机会。同时,我的表演也给观众带来了欢乐和享受,我觉得很幸福。”李梅说。

  传统戏曲是高雅艺术 熏陶要从娃娃做起

  2月中下旬,国内各大艺术院校纷纷进入招生复试阶段,相比表演、播音主持专业的“万人共挤独木桥”的现象,传统戏剧专业可谓门庭冷落。李梅认为,这种现象只是一个阶段,她并不为此感到担忧。李梅告诉记者:“我曾和一些年轻戏迷交流过。他们以前从不进剧场看戏,但偶尔看过一次之后,就觉得原来戏曲和之前想的并不一样,他们其实很愿意投入进来了解戏曲。”

  在李梅看来,秦腔等传统戏剧是一种高雅艺术,“愿意坐在剧场里静静看戏的,都是有一定文化和生活积淀的人。戏曲是浓茶,是需要慢慢品味的。”李梅认为,在小学、初中开设秦腔鉴赏课是一种值得尝试的路径,“就跟上音乐课一样,秦腔鉴赏课可以让我们的青少年在娃娃时期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对戏曲的爱好和兴趣。”

  “作为秦人,我们不可能丢掉陕西话,而秦腔正是延续老陕声腔的艺术种类。我们现在需要文化自信,只有自己了解、热爱它,才能把它传承下来、推广出去。”李梅说。

(来源:人民网)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解两会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代表委员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