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人民微博
人民网首页|人大专题|政协专题     热词:历年两会|热搜榜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代表委员报道集

代表委员寄语“农民工2.0”:不服输、不放弃、有耐心、靠智慧

2014年03月07日22:09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新华网北京3月7日新媒体专电 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中,有的本身就是农民工,有的出生于农民工家庭,还有的在工作生活中经常和农民工接触。他们如何看待农民工子女的困惑与迷惘?

  尽管所处时代不同,知识结构与价值观各异,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艰苦奋斗”应是这一群体代代相传的宝贵品格。除了营造公平的奋斗环境外,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当更受关注。

  “他们和我们那一辈很不同”

  客观来说,随着时代进步和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农民工子女的眼界和文化素质都有较大提高。代表委员们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新代要比老辈强,这是肯定的,但农民工子女也有必须要克服的弱点。

  全国人大代表吕华荣,是浙江乔顿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西服整熨工,在平凡枯燥的岗位上,一干16年。在她看来,现在的“农民工子女”跟自己那一辈人已经有了很大不同,特别是工作态度方面。

  “我们那时候出来打工,是因为穷得快生活不下去了。我找到的那份工作,还是做保安的丈夫跟老板娘说了好几回情才换来的,所以特别珍惜。”

  可现在一些农民工子女,对工作大都抱着玩玩的态度。吕华荣说,“刚来厂里没几天,听说别的厂工资高、工作时间短,很快就走了。勉强留下来的,还常常会跟老板提这个那个要求,这在我们看来,是想都不敢想的。”

  吕华荣讲了一个同事的故事:“小姑娘刚刚20出头,父母原来也在城里打工。她每天嚷嚷着要存钱,可发到工资转眼就花光了,年底连买年货回家的钱都没有。”

  全国人大代表周振波,凭借勤奋而低调的为人,从什么都不懂的“打工仔”,逐渐成为了单位的技术革新能手。对于后辈们的“娇气”,他也是深有感触:“现在一些20来岁的年轻小伙子,虽然生在农村,但没有种过地,没吃过我们小时候那种苦,所以对生活更加挑剔。”周振波说,单位里车间招加油工、烘干工,一些农民工子女觉得工作无聊,没坚持几天就不干了。

  全国人大代表朱雪芹,1995年刚到上海时,连电动缝纫机也不会用。一步步走到今天,靠得是不服输、不放弃的拼搏精神。然而,她觉得在新一代农民工身上,这种改变命运的拼劲有所减弱,与他们从小成长环境的改变不无关系。

  农民工子女的父母,跟孩子在一起沟通时间少,“遥控指挥”多。朱雪芹说,孩子隔代教养,老人过分宠溺,又缺少规则和法律常识。处于青春叛逆期的时候,这些孩子来到城市,就会容易被坏风气影响,“少数人时常到网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玩,结交不良朋友,甚至走向歧路。”

  “未经艰苦奋斗的抱怨更像是借口”

  不少代表委员说,自己能有今天,得益于艰苦的生存环境,培养了自己奋斗的习惯和乐观的心态。但对于现在大多数农民工子女而言,这方面的历练比较缺乏。

  “如果想摆脱贫困,就要去学习,去努力工作,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朱雪芹说,如果没有主观努力,没有经过艰苦奋斗,那么任何的抱怨都更像是一种借口。“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每一秒。至少在晚年的时候,回头看看你走过的路是脚踏实地的,这很重要的。”

  艰苦奋斗不是一句口号,背后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可以是在一个岗位上兢兢业业,比别人做得好、做得专;也可以是有计划地积累资本,在适当的时机寻求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傅企平说起了身边一位“农民工子女”的奋斗史:“这个人叫茆洪光,10年前随着父亲到奉化滕头村打工,后来把妻子也带过来。小夫妻俩先是在服装厂做技术工人,做了6年多以后,熟悉了服装加工的所有流程,也有了自己的人脉关系,就开始创业做老板。厂子租在滕头隔壁的村庄,招了20多个工人,一年下来也有不错的收入。现在他们的孩子在滕头小学读书,家里买了车,等积蓄再多一点,他们准备买房子,成为一个新奉化人。”

  “十年磨一剑”,这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全国政协委员刘建军说,新一代农民工大都还很年轻,脑子灵活、可塑性强,但也缺乏稳定性。“一定要考虑好自己的出路,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和把握,有意识地多学两三种技术。否则的话,稍微年龄大一点,竞争力就没有了。”

  让他们“留得下来,也要回得去”

  代表委员们认为,化解农民工子女的心病,应从内外两处着手。一方面,发挥社区和非政府组织作用,重视其心理健康需求。另一方面,保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新一代农民工,能留在城市,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周振波说,这次参加两会,他的一项建议就是关于重视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吁政府部门能关心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状况,对他们加强免费的心理疏导、法制宣传和职业培训。”心理疏导应重点关注其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城市精神和文化认同,增加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水平,提高抗挫折能力。

  对于部分农民工子女认为城市对他们缺乏包容性,社会保障方面不够公平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留不留得下来,得看你有没有能力。既要保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要从制度上给进城务工人员一个清晰的目标。”

  比如广东中山、上海等地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落户的积分制度,陈锡文觉得就是一种积极的尝试,“进城务工人员可以据此了解享受相应资源和服务的条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符合条件,积分慢慢涨上来。”

  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技能,应是缓解其内心压力和焦虑的“法宝”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李科平建议,包括“农民工二代”在内的劳动力输入省与输出省合作,建设专业型职业技术学校。这种学校应着重打造专业更对口、培养方案更复合、更着重于实践操作的培训基地。(记者俞菀 岳德亮 罗争光 商意盈)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解两会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代表委员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