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李哲)“现在农村得重大疾病的人数增多,如果能扩大农村疾病救助病种,能惠及更多困难群众。”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广西钟山县清塘镇副镇长潘夏莉今年特别关注农村医疗保障问题。
潘夏莉认为,在过去,患者到医院看病都说看病难,通俗的说就是没有钱看病,看病特别贵。尽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自2006年以来连续8年提高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达到了人均补助280元。农村医疗报销的比例提高了,医疗负担也有所减轻,农民得到了不少实惠,但广西有不少地区属于老少边穷的后发达地区,这些补助还是远远不够。“对于老少边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家应加大农村重大疾病的救治力度”。
据悉,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根据实际区情,将鼻咽癌、肝癌、儿童苯丙酮尿症、尿道下裂等4个病种纳入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病种范围,目前已有24个病种被纳入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之列,这些重大疾病的最高住院费用报销可达15万元。
潘夏莉表示,现在农村重大疾病的人增多,而重大疾病保障的病种只有20多种,不能更多的惠及经济上确实存在困难的患者。她建议新农合办理机构在确保资金安全前提下,进一步扩大农村疾病救助病种,适当选择一些费用较高的疾病纳入到重大疾病病保障范围,保障农村患者权益,让农民病有所医,减少因病返贫的几率。
此外,潘夏莉希望能解决农民医药费报销的难题。“我们这里经济不发达,很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这些背井离乡的打工者一旦生病,医药费如何报销非常麻烦。现在农民都是把能够报销的单据带回老家报销,来来往往一是单据很容易丢失,二是如果路程远,有些群众在限定的时间内不能及时到家,错过报销机会。”
潘夏莉认为,随着城乡一体化,乡镇与城区的差异相对在缩小,建议能够将医保平台打通,实现异地报销,真正方便农民,让他们切实享受到医保改革的成果。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