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大专题|政协专题     热词:历年两会|热搜榜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代表委员报道集

张贵峰:创造环境 保证“代表委员不沉默失语”

2014年03月04日06:55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人民日报3月2日发布微评:“代表委员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代表委员是荣誉,更是责任,如果只知道热烈鼓掌、点头称是,人民民主如何体现?质询政府,请动真格;会场讨论,何惧观点交锋?代表委员当铭记:你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你认真,民主才能运转起来!”

  对此,崔永元回复:“说得很中听。我们敢发言你敢发布吗?”而人民日报也随即回应:“呦,先把这条发布。”

  “代表委员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人民日报的这一微评,不仅“很中听”,也“很中肯”,完全符合代表委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根本法定职责职能。这正像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此前曾指出的,“我国城乡约每67万人分配1名代表名额,你不称职就意味着67万人缺席,你的失语就意味着67万人沉默”。而在现实中,无疑确实存在一些“代表委员沉默失语”现象,或是“只知道热烈鼓掌、点头称是”,或是“不敢讲心里话,只能选择一些过得去的话”。

  因此,强调“代表委员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不仅“很中听”,也很有现实针对性。但与此同时,恐怕也得承认,崔永元的“敢发言你敢发布吗”担心,同样也很有现实针对性。这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代表委员之所以往往“沉默”、“只知道热烈鼓掌、点头称是”,并不完全只是一个“敢不敢发言”问题,同时实际上也还有一个“发言能不能认真对待”的问题。比如,一些直率的常常显得有些“不太中听”甚至是“尖锐、逆耳”的发言,能否真正按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要求得到认真的倾听、充分的包容,有效避免“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的尴尬局面?再如,一些发言是否可能因为涉及“敏感”问题,而成为某种言说禁区,难以被畅所欲言地表达?

  这意味着,要想确保“代表委员不沉默失语”,一方面不仅要呼吁鼓励代表委员“敢说、愿说”,另一方面同时也要为这种畅所欲言的“敢说愿说”创造宽松良好的外在言说条件和环境,充分“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和监督政府”。比如,不仅为言说者创造一种真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让人说话”的自由言说条件,而且也为倾听者创造一种真正“容得下尖锐批评”的坦诚听话环境,确保不仅“不说白不说”而且“说了也不白说”。这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的,“讲真话,前提是要听真话,听真话是一种智慧”,“人们只有在那些愿意听真话、能够听真话的人面前,才敢于讲真话,愿意讲真话,乐于讲真话”。

(来源:现代金报)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解两会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代表委员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