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大专题|政协专题     热词:历年两会|热搜榜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代表委员报道集

“三公”经费:公开不留死角 规模只减不增

2014年03月05日15:07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韩洁、吉哲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打造阳光财政,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

  谈到“三公”经费,通常是指部门预算中安排的“三公”经费。今年报告中强调的“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让不少代表委员及业内专家眼前一亮。

  晒细账:犄角旮旯的支出都要见阳光

  “今年‘三公’经费公开的范围和力度超过往年。”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对记者说,报告提出要公开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意味着除了部门预算中安排的“三公”经费,还包括中央转移支付到地方资金中,在具体科目里安排的“三公”经费。

  白景明说,与以前相比,今年“三公”经费的公开力度更大,哪怕是犄角旮旯的“三公”经费都要晒出来见太阳,公开不留死角,谁也别想钻空子。

  “‘三公’经费更加透明化,就会进一步缩小腐败的空间,这是反腐倡廉的很好形式。”全国人大代表、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经济研究室主任杨宗亮认为,政府资金在阳光下运行,便于老百姓更好地监督,政府花钱更加透明。

  近年来,政府信息公开力度逐年加大。根据国务院部署,2015年之前,力争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三公”经费全部公开。

  压经费:政府要继续过紧日子

  2013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中央单位统一按5%比例压减一般性支出,各地也相应压减支出。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去年中央“三公”经费减少了35%,31个省份减少了26%。

  “2014年中央‘三公’经费规模将只减不增。”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戴柏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伴随规范差旅费、会议费管理等一系列厉行勤俭节约举措,将进一步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

  事实上,不仅是中央,压缩“三公”经费也成为今年地方预算安排的关键词。从各地公布的今年政府财政预算草案报告看,“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预算都有所下降,其中北京压缩了12.7%,上海压缩11.2%,广东、湖北、陕西等地下降超过10%。浙江降幅为30%。

  花好钱:省下的钱将统筹使用

  今年广东地方两会上,代表围绕“三公”经费省下的钱去了哪里展开热议。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也关注,全国压减“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省下的钱用到了哪里。

  “建议把省下来的‘三公’经费用于扩大社会保障、改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用在能够提高老百姓生活幸福度的地方。”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海啸说。

  根据5日公布的政府预算草案报告,2013年,中央单位压减一般性支出,腾出的资金转入了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留待以后年度经费安排使用。

  而对于今年压减下的经费,戴柏华表示,这些资金将统筹使用。

(来源:新华网)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解两会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代表委员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