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8日09:4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8日讯(中国经济信息杂志记者 郝杰)两会期间,河北代表团举行的第一次全团会议上,刘延东副总理提出,京津冀一体化对于河北来说,意味着“巨大机遇,巨大挑战,巨大责任和巨大贡献”。保定地处京津冀核心,在迎接这次国家战略层面区域协同合作时,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市长马誉峰也做好了规划和设想。
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长马誉峰。(资料图)
马誉峰在全团会议上做了《高端引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演讲。他表示,理念高端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前提。推进新形势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在发展理念上视野更宽,起点更高,内容更新。“理念高端就是要用全球思维,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来审视和敬畏,把高端站位,高层对接,高端发展作为核心理念,贯穿到协同发展的各个层面。”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保定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城中心距离北京140公里,距离天津145公里,西南距离石家庄125公里,可以说是京津冀的“圆心”。保定这些年的发展一直秉承“绿色,低碳,开放,高端”的理念,积累了经验。“要摒弃传统的发展模式,不走重复性低水平建设,引进高端人才,培育高端技术,发展高端产业,积极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马誉峰说。
目前保定市确立了汽车和零部件、新能源、航空航天及新材料、商务医药、现代服务业等12个支柱产业,在调整现有产业格局的基础上,保定规划了总面积达1149平方公里的34个产业园区,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留足了空间。马誉峰介绍,在保定市东部区域,正在规划河北白洋淀科技城,加强与北京高等院校、中关村和国内外科技型企业战略合作。
京津冀由于多年持续的超强度开发,致使生态功能退化,环境容量缩减,成为制约京津冀城市群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马誉峰表示,促进发展,首先要补齐环境这块短板。“在北京中心城市周边设置一个生态缓冲区,对环首都的13个县合理确定城市开发的边界,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原则上临近北京50公里区域以内不再上新的工业项目,利用保定腹地广阔的优势,规划处承接北京城市功能疏解的空间区域。”
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京津冀一体化如今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成为国家目前重点关注和推进的对象。
代表小资料:
马誉峰,男,汉族,1959年4月生,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现任河北省保定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经济网“改革2014——2014全国两会专题”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