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9日09:3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9日讯(记者 石伟 专栏)“甩掉“空壳村”不能靠一味给钱”。全国人大代表、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振生的这句话引起与会者的注意。“贫困村之所以长期贫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思想不解放、观念滞后,安于贫困、乐于贫困、不思进取、不愿拼搏、怕担风险。等政府扶贫照顾,靠救济坐享其成,要钱、要物、要政策,就是不要求‘断奶’。这些贫困村又几乎都是‘空壳村’,经济落后,缺乏劳动力,基层党组织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无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长期生活在农村的李振生对农村情况十分熟悉。
全国人大代表、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振生。(资料图)
他认为,扶贫最终还是靠发展来实现,而不是让贫困村总是“等、靠、要”。他建议:
一要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整合土地资源,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让农民拿出土地变股东。二要加快乡村集体经济发展,鼓励和引导企业家到贫困村投资,与村民共同投资创办股份制企业,提升贫困村民的造血功能,建立造血的长效机制。三要强化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村看村,户看户,村民就看党支部。”应该把有爱心、有大局、有责任、有担当、有激情、有闯劲、有致富能力、有奉献精神的人推选为村书记。
代表小资料:
李振生,男,全国人大代表、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党委书记。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经济网“改革2014——2014全国两会专题”
(来源:中国经济网)